提要 | 第1-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3页 |
1. 自由基的研究 | 第11-21页 |
·生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分类 | 第12-15页 |
·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 第15-21页 |
2. 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与氧化应激 | 第21-29页 |
·PD 的危险因素 | 第21-22页 |
·PD 的发病机制 | 第22-29页 |
3. 炎症、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硬化 | 第29-43页 |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促发因素 | 第30-33页 |
·炎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 第33-36页 |
·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36-43页 |
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第43-50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生物学作用 | 第43-45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疾病的关系 | 第45-47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人工模拟 | 第47-50页 |
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50-53页 |
第二章 2-SeCD抑制多巴胺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 第53-7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细胞株 | 第53页 |
·受试化合物 | 第53页 |
·所用试剂 | 第53-54页 |
·主要仪器 | 第54-5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5-62页 |
·2-位硒桥联环糊精(2-SeCD)的合成 | 第55-56页 |
·细胞培养 | 第56-57页 |
·PC12 细胞凋亡检测 | 第57页 |
·DNA 提取及电泳分析 | 第57-58页 |
·PC12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测定 | 第58-59页 |
·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测定 | 第59页 |
·PC12 细胞内抗氧化应激酶类检测 | 第59-60页 |
·PC12 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 第60-61页 |
·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 检测 | 第61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61-6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2-71页 |
·结果 | 第62页 |
·2-SeCD 对多巴胺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2-64页 |
·2-SeCD 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 第64-66页 |
·2-SeCD 减少丙二醛的含量 | 第66-67页 |
·2-SeCD 对细胞内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 第67-69页 |
·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 检测结果 | 第69-71页 |
4 讨论 | 第71-76页 |
·2-SeCD 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 第71-72页 |
·2-SeCD 能减少丙二醛的含量 | 第72页 |
·2-SeCD 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作用 | 第72-73页 |
·2-SeCD 对细胞内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 第73-74页 |
·2-SeCD 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 的影响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第三章 2–TeCD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机制的研究 | 第77-9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7-79页 |
·主要试剂 | 第77-78页 |
·主要仪器 | 第78-79页 |
·细胞株 | 第79页 |
·受试化合物 | 第7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9-85页 |
·2-位碲桥联环糊精(2-TeCD)的合成 | 第79-80页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80页 |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的鉴定 | 第80-81页 |
·细胞存活试验(MTT) | 第81-82页 |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VCAM - 1 和 ICAM - 1 的检测 | 第82-83页 |
·单核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测定 | 第83页 |
·RT-PCR 法 | 第83-84页 |
·核蛋白提取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84-8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8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5-93页 |
·结果 | 第85-86页 |
·HUVEC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86页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鉴定 | 第86页 |
·2–TeCD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86-87页 |
·2–TeCD对HUVEC 细胞表达VCAM-1 和ICAM-1 的影响 | 第87-88页 |
·2–TeCD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粘附的影响 | 第88-89页 |
·2–TeCD 对 TNF-a 刺激的 HUVEC 细胞粘附分子 VCAM-1 和1CAM-1 表达的影响 | 第89-90页 |
·2–TeCD对TNF-a 刺激的HUVEC 与单核细胞粘附的影响 | 第90-91页 |
·2–TeCD 对 TNF-a 刺激的 HUVEC 细胞粘附分子 VCAM-1 和1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91-92页 |
·2–TeCD对转录因子NF-?B 的p65 亚基核转位的影响 | 第92-93页 |
4. 讨论 | 第93-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7页 |
作者简历 | 第117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中文摘要 | 第119-123页 |
Abstract | 第123-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