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材料的非线性超声特征与损伤关系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混凝土材料损伤及其描述 | 第20-34页 |
·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和损伤过程 | 第20-23页 |
·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 | 第20-21页 |
·混凝土内部裂缝形成及扩展过程 | 第21-22页 |
·混凝土裂缝发展的若干阶段 | 第22-23页 |
·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23-26页 |
·有效应力 | 第24-25页 |
·应变等效原理 | 第25-26页 |
·混凝土损伤的描述 | 第26-33页 |
·混凝土损伤描述的若干模型 | 第26-29页 |
·混凝土材料早期损伤双折线模型 | 第29-33页 |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第3章 非线性超声波动基本理论 | 第34-45页 |
·波动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基本假定 | 第34-35页 |
·线弹性和非线弹性波动理论 | 第35-37页 |
·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解 | 第37-40页 |
·一维波动方程 | 第37-38页 |
·一维波动方程的解 | 第38-40页 |
·对非线性系数的讨论 | 第40-43页 |
·非线性系数的物理含义 | 第40-42页 |
·非线性系数与损伤变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5页 |
第4章 材料非线性超声调制机理 | 第45-60页 |
·材料非线性调幅现象及理论解释 | 第45-52页 |
·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现象 | 第45-48页 |
·非线性调幅现象的理论解释 | 第48-50页 |
·考虑超声衰减影响的理论修正 | 第50-52页 |
·开裂材料非线性超声调制特征的机理 | 第52-58页 |
·微裂缝裂隙的描述 | 第53-55页 |
·裂缝弹簧模型 | 第55-58页 |
·本章小节 | 第58-60页 |
第5章 基于材料非线性特征的损伤探测技术 | 第60-71页 |
·材料非线性系数的检测 | 第61-64页 |
·材料非线性检测的实用方法 | 第64-65页 |
·非线性超声调制方法的实现 | 第65-69页 |
·本章小节 | 第69-71页 |
第6章 非线性超声信号处理技术 | 第71-85页 |
·离散的傅立叶变换 | 第71-73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 第71页 |
·Nyquist采样准则 | 第71-72页 |
·时间和频率分辨率 | 第72-73页 |
·谐波信号的加窗问题 | 第73-79页 |
·频率泄漏 | 第74-76页 |
·谐波分析加窗的影响 | 第76-77页 |
·选窗原则及常用窗函数 | 第77-79页 |
·加窗后信号频率幅值的修正 | 第79页 |
·非线性超声信号处理的进一步探讨 | 第79-83页 |
·理想的频率的获得 | 第79-81页 |
·随时间变化信号的处理 | 第81-83页 |
·信号能量的计算 | 第83-84页 |
·本章小节 | 第84-85页 |
第7章 混凝土材料早期裂缝探测的试验研究 | 第85-115页 |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85-94页 |
·碱骨料反应形成微裂缝的形态 | 第86-87页 |
·试件的制作 | 第87-90页 |
·试件损伤的引入 | 第90-91页 |
·试件损伤程度的标定 | 第91-94页 |
·试验的程序 | 第94页 |
·试验装置方案 | 第94-98页 |
·非线性超声调制试验布置 | 第95-97页 |
·非线性超声高阶谐波试验布置 | 第97-98页 |
·试件材料的纵波波速和衰减系数测定 | 第98-100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100-104页 |
·超声调幅试验的数据处理 | 第100-103页 |
·高阶谐波试验数据处理 | 第103-104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4-114页 |
·不同受损程度试件的试验结果 | 第104-107页 |
·累计损伤试件试验结果 | 第107-114页 |
·本章小节 | 第114-115页 |
第8章 混凝土材料强度的量化评估 | 第115-121页 |
·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与强度的关系 | 第115-116页 |
·基于材料非线性的混凝土强度估计 | 第116-119页 |
·本章小节 | 第119-121页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5页 |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121-123页 |
·研究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