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6页 |
| ·关于林业产权制度的研究 | 第11-15页 |
|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产权理论 | 第18-20页 |
| ·产权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20页 |
| ·产权的类型 | 第20页 |
| ·产权制度 | 第20页 |
| ·林权制度及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 ·林权制度概念 | 第20-21页 |
| ·林权要素 | 第21-22页 |
| ·林业及林地产权的特点 | 第22-24页 |
| 3 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的变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 ·林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4-25页 |
| ·土改时期分林到户阶段 | 第24页 |
|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阶段 | 第24页 |
| ·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 | 第24页 |
| ·80年代初的林业“三定”阶段 | 第24-25页 |
| ·集体林权制度存的问题 | 第25-28页 |
| ·林地所有权模糊 | 第26页 |
| ·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不统一 | 第26页 |
| ·林地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责权利不明确 | 第26-27页 |
| ·林地处置权和收益权残缺 | 第27-28页 |
| ·集体林权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1页 |
| ·制度建设滞后,扭曲委托代理关系 | 第28-29页 |
| ·管理较为粗放,影响制度运行的权威和效率 | 第29页 |
| ·市场化程度较低,增加交易费用 | 第29-31页 |
| 4 湖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31-40页 |
| ·湖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31页 |
| ·湖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1-38页 |
| ·明晰产权 | 第31-34页 |
| ·放活经营 | 第34页 |
| ·规范流转 | 第34-36页 |
| ·保障收益 | 第36-38页 |
| ·配套改革 | 第38-40页 |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38页 |
| ·完善国家对林农的补贴政策 | 第38页 |
| ·加大对林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 第38-39页 |
| ·加快林业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 第39页 |
| ·推进国有林场职能转化和管理体制改革 | 第39-40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