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 论 | 第9-13页 |
·汽车碰撞安全研究内容以及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乘员损伤机理及评价乘员的损伤参数与相关法规 | 第13-21页 |
·乘员头、颈、胸部在汽车前碰撞中的损伤机理 | 第13-16页 |
·乘员头部在汽车前碰撞中的损伤机理 | 第14-15页 |
·乘员颈部在汽车前碰撞中的损伤机理 | 第15页 |
·乘员胸部在汽车前碰撞中的损伤机理 | 第15-16页 |
·前碰撞乘员损伤准则 | 第16-17页 |
·头部损伤准则 | 第16页 |
·颈部损伤准则 | 第16-17页 |
·胸部损伤准则 | 第17页 |
·正面碰撞技术法规对头、颈、胸部的规定 | 第17-19页 |
·美国正面碰撞法规 | 第17-18页 |
·欧洲正面碰撞法规 | 第18-19页 |
·我国正面碰撞技术法规CMVDR294 中对头、颈、胸部的规定 | 第19页 |
·高速正面碰撞中的后座乘员损伤特点 | 第19-20页 |
·本文采用的损伤评价参数 | 第20-21页 |
第3章 后座约束系统的改进思路与改进方案 | 第21-26页 |
·后座乘员约束系统改进思路与原理 | 第21-24页 |
·后座乘员约束系统改进方案的设计 | 第24-26页 |
·缓冲吸能装置为阻尼器的方案 | 第24-25页 |
·缓冲吸能装置为摩擦阻尼装置的方案 | 第25-26页 |
第4章 后座约束系统改进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26-61页 |
·计算机仿真在碰撞安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多刚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27-28页 |
·多刚体系统的组成 | 第27页 |
·单个刚体与多个刚体的动力学 | 第27-28页 |
·MADYMO 软件介绍 | 第28-30页 |
·MADYMO 中多刚体系统的介绍 | 第29页 |
·MADYMO 中多刚体系统铰链与约束的介绍 | 第29-30页 |
·不同改进方案后座约束系统保护效能的仿真研究 | 第30-61页 |
·传统方案后座约束系统整车正撞模型的建立 | 第30-36页 |
·阻尼器两种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36-54页 |
·缓冲吸能装置-摩擦阻尼装置方案的仿真研究 | 第54-60页 |
·仿真总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实验研究 | 第61-68页 |
·概述 | 第61页 |
·台车碰撞实验准备 | 第61-62页 |
·台车实验装置准备 | 第61-62页 |
·假人准备 | 第6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实验总结 | 第66-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