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电影的民俗化倾向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研究缘起 | 第11页 |
2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 第11-12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民俗电影”的界定 | 第13-18页 |
·民俗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将民俗引入电影创作的合理性 | 第14-16页 |
·正名:电影民俗和民俗电影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探究民俗电影的生成及发展历程 | 第18-33页 |
·电影民俗化倾向的生成 | 第18-22页 |
·原始主义背景 | 第18-20页 |
·文化背景 | 第20-22页 |
·电影民俗化倾向的发展历程 | 第22-33页 |
·现实与历史的契合点 | 第22-26页 |
·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26-31页 |
·民俗化倾向的深层心理构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民俗和电影的双剑合璧 | 第33-43页 |
·电影作品中民俗的呈现 | 第33-39页 |
·物质民俗 | 第33-34页 |
·精神民俗 | 第34-37页 |
·社会民俗 | 第37-39页 |
·民俗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和美学功用 | 第39-43页 |
·推动情节发展,调动观众情绪 | 第39页 |
·创造意境,深化主题 | 第39-40页 |
·展示独特的风情,增加韵味 | 第40-41页 |
·揭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 第41页 |
·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文化内涵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反思民俗电影误区:“伪民俗”现象 | 第43-46页 |
·“伪民俗”的提出 | 第43页 |
·反思“伪民俗” | 第43-4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