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绪论 | 第7-20页 |
一、干扰素研究的历史 | 第7-12页 |
二、恶性肿瘤产生的分子机制 | 第12-13页 |
三、乳腺癌的现状、发病机理和分子基础 | 第13-16页 |
四、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基因表达效应的影响 | 第16-17页 |
五、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17-18页 |
六、本实验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8-2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0-29页 |
一、标本 | 第20页 |
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三、试剂及菌株 | 第20-21页 |
四、实验方法 | 第21-29页 |
结果 | 第29-40页 |
讨论 | 第40-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中文摘要 | 第50-53页 |
英文摘要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