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灌溉水价研究 | 第11-12页 |
·条件价值评估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民灌溉水价承受能力的研究方法 | 第15-33页 |
·灌溉水价的作用及其制定理论 | 第15-17页 |
·合理灌溉水价的作用 | 第15-16页 |
·灌溉水价制定理论 | 第16-17页 |
·灌溉的多功能性及灌溉水的公共物品特性 | 第17-19页 |
·灌溉的多功能性 | 第17-19页 |
·灌溉水的公共物品特性 | 第19页 |
·参与式农村评价理论 | 第19-23页 |
·概述 | 第19-20页 |
·特点 | 第20-21页 |
·参与式研究与实践工具应用的步骤和技能 | 第21-22页 |
·参与式研究的实践工具 | 第22-23页 |
·条件价值评估理论 | 第23-29页 |
·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内涵 | 第23-24页 |
·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 | 第24-26页 |
·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步骤 | 第26-27页 |
·条件价值评估的方法学原则(N0AA的总体原则) | 第27-28页 |
·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几种主要偏差 | 第28-29页 |
·参与式农村条件价值评估方法运用 | 第29-33页 |
·PR-CVM前期准备 | 第29页 |
·问卷设计 | 第29-30页 |
·PR-CVM问卷测评与实施 | 第30页 |
·PR-CVM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PR-CVM统计分析检验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五岸灌区十支渠成本水价测算及 PR-CVM调查 | 第33-47页 |
·五岸灌区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五岸灌区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五岸灌区十支渠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五岸灌区现行水价及其相关问题 | 第35-36页 |
·水价征收标准偏低 | 第35页 |
·水费征收方式不合理 | 第35页 |
·灌溉水利用率低 | 第35页 |
·重建设 轻管理 | 第35页 |
·行业发展缺乏自我造血功能 | 第35-36页 |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6页 |
·五岸灌区十支渠水利工程供水成本的测算 | 第36-40页 |
·水利工程供水成本组成 | 第36-38页 |
·五岸灌区十支渠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测算 | 第38-40页 |
·五岸灌区十支渠运用参与式农村条件价值评估法的调查 | 第40-46页 |
·问卷设计 | 第40-42页 |
·调查实施 | 第42-44页 |
·被调查者的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五岸灌区十支渠农民灌溉水价经济承受能力研究 | 第47-55页 |
·概述 | 第47页 |
·农民经济状况 | 第47-49页 |
·灌区农村经济结构 | 第47-48页 |
·灌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 第48页 |
·灌区农民年人均支出 | 第48-49页 |
·农业生产成本状况 | 第49-50页 |
·农作物种植结构 | 第49页 |
·农作物亩均生产成本 | 第49页 |
·水稻生产成本构成 | 第49-50页 |
·代表性作物亩均产值 | 第50页 |
·代表性作物净收益 | 第50页 |
·农民灌溉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第50-54页 |
·灌溉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 | 第51-52页 |
·灌溉水费占产值的比例 | 第52页 |
·灌溉水费占净收益的比例 | 第52-53页 |
·农民灌溉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五岸灌区十支渠农民灌溉水价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 第55-69页 |
·概述 | 第55页 |
·支付意愿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55-59页 |
·最大WTP结果统计分析 | 第55-57页 |
·合理WTP结果统计分析 | 第57-59页 |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7页 |
·支付意愿数据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6页 |
·PR-CVM研究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对策及建议 | 第67-69页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灌区良性循环 | 第67页 |
·规范供水工程的成本测算,降低农业供水成本 | 第67-68页 |
·提高用水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 第68页 |
·合理制定农业水价补偿政策,实现成本水价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一 | 第76-77页 |
附录二: 问卷调查表二 | 第77-80页 |
附录三: 五岸灌区十支渠地形图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