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8-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有利于体育教师保持健康心理 | 第10-11页 |
·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 第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以期丰富体育学科教学理论和教师心理学理论 | 第11-12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3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1页 |
·职业倦怠 | 第17-19页 |
·教师的职业倦怠 | 第19-21页 |
4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讨 | 第21-29页 |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特点 | 第21-23页 |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 | 第23-24页 |
·精疲力竭型 | 第23页 |
·狂热型 | 第23页 |
·能力富余型 | 第23页 |
·低挑战型 | 第23-24页 |
·逃避型 | 第24页 |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24-28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 | 第24-25页 |
·角色认知 | 第25页 |
·工作压力 | 第25-26页 |
·教学效能感 | 第26-27页 |
·社会支持 | 第27-28页 |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 | 第28-29页 |
5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29-58页 |
·调查对象 | 第29页 |
·调查方法 | 第29-3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9-31页 |
·访谈法 | 第31页 |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统计与分析 | 第31-42页 |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 | 第31-33页 |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特点 | 第33页 |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各纬度之间的关系 | 第33-34页 |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34-42页 |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影响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 第42-58页 |
·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效度分析 | 第43-44页 |
·各因素对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一般状况 | 第44页 |
·各因素在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的不同影响 | 第44-45页 |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统计 | 第45-46页 |
·对导致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讨论 | 第46-49页 |
·影响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各影响因素的讨论分析 | 第49-58页 |
6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 第58-68页 |
·社会层面 | 第58-60页 |
·学校与人际支持层面 | 第60-63页 |
·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60-61页 |
·建立发展性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 | 第61-62页 |
·努力创建校园体育文化 | 第62-63页 |
·职业发展层面 | 第63-65页 |
·关注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开展职业生涯管理 | 第63-64页 |
·加快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 | 第64-65页 |
·实行鼓励体育教师进修的政策 | 第65页 |
·个人层面 | 第65-68页 |
·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 第65-66页 |
·努力进行角色的调适 | 第66页 |
·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 第66-67页 |
·面对现实,自我治疗 | 第67页 |
·更新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 | 第67页 |
·熟悉高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不足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附录一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 第75-76页 |
附录二 江苏省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以及影响因素问卷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