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农村减贫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2页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2-13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二章 贫困描述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第15-29页
   ·贫困的定义第15-17页
   ·贫困的分类第17-20页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第17-18页
     ·三分法第18-19页
     ·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第19页
     ·贫困致因分类第19-20页
   ·贫困的度量第20-25页
     ·贫困线的确定第20-22页
     ·贫困程度的测量第22-25页
   ·贫困的根源第25-29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剩余贫困的统计描述第29-40页
   ·我国农村剩余贫困的规模第29-31页
   ·我国农村剩余贫困的结构第31-39页
     ·地理分布特征第31-32页
     ·人文结构特征第32-35页
     ·经济特征结构第35-39页
   ·我国农村剩余贫困的微观特征第39-40页
第四章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第40-55页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贫困影响的机制分析第40-42页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2-52页
     ·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第42-47页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减少的关系第47-52页
   ·结论第52-55页
第五章 关于扶贫政策的探讨第55-71页
   ·反贫困的政策回顾第55-57页
   ·新世纪中国农村扶贫中出现的新问题第57-59页
   ·扶贫环节的微调和改革第59-71页
     ·贫困的识别第60-61页
     ·贫困的瞄准第61-65页
     ·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第65-67页
     ·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设第67-71页
第六章 他山之石第71-77页
   ·发达国家的反贫困实践第71-73页
     ·美国的反贫困实践第71-72页
     ·英国的反贫困实践第72-73页
     ·日本的反贫困实践第73页
   ·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第73-77页
     ·印度的反贫困实践第73-74页
     ·孟加拉的反贫困实践第74-77页
第七章 政策建议第77-83页
   ·宏观层面第77-80页
     ·减贫应该形成扶贫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第77页
     ·国家应该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第77-78页
     ·实施贫困精细瞄准战略第78页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支持第78-79页
     ·重视扶贫监测的作用第79页
     ·制定反贫困的相关法律第79页
     ·重视小额贷款的开发和应用第79-80页
   ·微观层面第80-83页
     ·提高贫困人口的自身能力建设第80页
     ·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第80-81页
     ·对特殊群体实施特殊政策第81-83页
附录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后记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时间域内不完全预防维修模型及优化研究
下一篇:网络通信服务的优化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