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0 前言 | 第7-8页 |
1 我国的国际物流法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8-22页 |
·国际物流的一般理论 | 第8-13页 |
·物流的概念、特点 | 第8-9页 |
·国际物流的概念、特点及发展沿革 | 第9-12页 |
·国际物流系统 | 第12-13页 |
·国际物流对传统运输业和法律制度提出的挑战 | 第13-16页 |
·国际物流对传统运输业的挑战 | 第14页 |
·国际物流对法律制度提出的挑战 | 第14-16页 |
·我国的国际物流法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我国的国际物流法律体系之现状 | 第16-1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我国国际物流经营人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局限 | 第20-22页 |
·我国国际物流经营人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0页 |
·我国国际物流经营人责任制度的局限性 | 第20-22页 |
2 国际物流经营人 | 第22-40页 |
·国际物流合同的性质 | 第22-28页 |
·国际物流合同的定义 | 第22-23页 |
·国际物流合同的定性 | 第23-27页 |
·国际物流合同的特征 | 第27-28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和特征 | 第28-32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概念 | 第28-29页 |
·国际物流服务类型 | 第29-30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 | 第30-31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法律特征 | 第31-32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与相近概念的比较 | 第32-37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与国际货运代理人 | 第33-35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与承运人 | 第35-36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与多式联运经营人 | 第36-37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与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7-40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与客户 | 第37-38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与分包商 | 第38-40页 |
3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制度 | 第40-60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责任期间 | 第41-43页 |
·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 第41-43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责任期间 | 第43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制 | 第43-46页 |
·网状责任制 | 第44页 |
·统一责任制 | 第44-45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应采经修正的统一责任制 | 第45-46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归责标准 | 第46-54页 |
·归责标准概述 | 第46-47页 |
·相关国际公约的归责标准 | 第47-50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自身行为之归责标准 | 第50-52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注意程度标准 | 第52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对分包商所负责任之归责标准 | 第52-54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基础、赔偿范围 | 第54-56页 |
·货物毁损、灭失的赔偿范围 | 第54-55页 |
·履行不适时的赔偿范围 | 第55-56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赔偿责任限制制度 | 第56-58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赔偿责任限制 | 第56-57页 |
·责任限制主体 | 第57页 |
·赔偿责任限额 | 第57-58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免责事由 | 第58-60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普遍免责事由 | 第58-60页 |
·国际物流经营人的特殊免责事由 | 第60页 |
4 完善我国的国际物流经营人责任制度和物流立法体系的思考 | 第60-66页 |
·构建我国的国际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制度 | 第61-63页 |
·实行经修正的统一责任制类型 | 第61页 |
·责任期间 | 第61-62页 |
·归责标准 | 第62页 |
·赔偿基础范围与赔偿责任限制 | 第62-63页 |
·免责事由 | 第63页 |
·完善我国物流立法体系的初步构想 | 第63-66页 |
·整合目前的物流法律法规,理顺物流法律体系 | 第64页 |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国际上的物流法律制度接轨 | 第64页 |
·制定《物流企业法》,完善物流经营人责任制度 | 第64-65页 |
·完善物流行为立法,提升法律效力 | 第65页 |
·条件成熟时制定《物流管理法》 | 第65-66页 |
5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