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中间偃麦草基因资源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第10-12页 |
| ·中间偃麦草基因资源 | 第10-11页 |
| ·小偃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第11-12页 |
| ·普通小麦中外源染色体(片段)的鉴定方法 | 第12-20页 |
| ·形态标记 | 第13页 |
| ·细胞学标记 | 第13-15页 |
| ·核型及核型分析 | 第13-14页 |
| ·减数分裂行为分析 | 第14页 |
| ·染色体C-分带技术 | 第14-15页 |
| ·生化标记 | 第15-16页 |
| ·贮藏蛋白标记 | 第15-16页 |
| ·同工酶标记 | 第16页 |
| ·原位杂交 | 第16-18页 |
| ·分子标记 | 第18-20页 |
| ·RFLP标记 | 第18页 |
| ·RAPD标记 | 第18-19页 |
| ·SSR标记 | 第19页 |
| ·AFLP标记 | 第19-20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28页 |
| ·材料 | 第21页 |
| ·方法 | 第21-28页 |
| ·细胞学鉴定方法 | 第21-23页 |
|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 | 第21页 |
|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 第21页 |
| ·C-分带 | 第21-23页 |
|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 | 第23-26页 |
| ·培根及预处理 | 第23页 |
| ·制片 | 第23页 |
| ·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 ·封闭DNA的制备 | 第24页 |
| ·探针的标记 | 第24-25页 |
| ·探针纯化 | 第25页 |
| ·探针与染色体的杂交 | 第25页 |
| ·杂交信号检测 | 第25-26页 |
| ·抗病性鉴定 | 第26-27页 |
| ·农艺性状调查及室内考种 | 第27-28页 |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 ·细胞学分析 | 第28-30页 |
| ·染色体数目 | 第28-29页 |
|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第29页 |
| ·染色体C带分析 | 第29-30页 |
| ·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 第30-31页 |
| ·抗病性鉴定 | 第31-32页 |
| ·主要性状特点 | 第32-33页 |
| 4 讨论 | 第33-37页 |
| ·中间偃麦草有益基因向小麦导入方式的探讨 | 第33页 |
| ·通过八倍体小偃麦创制小偃麦衍生系及对其创制机理的研究 | 第33-35页 |
| ·分子技术在检测小麦背景中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或其片段)上的应用 | 第35-36页 |
| ·在抗病品种选育过程中兼顾优质选育,实现抗病与优质的同步改良 | 第36-37页 |
| 5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发表文章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