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属的分析试验(金属材料试验)论文--化学试验法论文

海洋环境中金属材料现场电化学检测及冲刷腐蚀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5页
   ·引言第8-9页
   ·金属材料海洋腐蚀研究概述第9-13页
     ·海洋腐蚀环境第9-10页
     ·金属材料海洋腐蚀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腐蚀检测方法及海水腐蚀检测第13-17页
     ·腐蚀检测方法简介第13-16页
     ·金属材料的海水腐蚀检测第16-17页
   ·冲刷腐蚀的研究状况第17-24页
     ·冲刷腐蚀的影响因素第17-22页
     ·冲刷与腐蚀的协同作用第22-23页
     ·冲刷腐蚀的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目标及思路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技术第25-35页
   ·实验材料及制备第25-29页
     ·全浸和潮差试片第25-27页
     ·冲刷腐蚀实验用试样第27-29页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29-32页
     ·腐蚀电位(E_(corr))监测第29页
     ·电化学阻抗谱(EIS)第29页
     ·极化阻力(R_p)测试第29-32页
     ·稳态极化曲线测量第32页
   ·现场检测极化阻力数据的分析方法第32-35页
     ·局部腐蚀倾向判断第32页
     ·计算腐蚀速率第32-33页
     ·灰关联分析法第33-35页
第三章 金属材料海水腐蚀现场检测及腐蚀规律研究第35-65页
   ·引言第35页
   ·全浸试片的现场检测及腐蚀规律第35-52页
     ·现场检测电极系统第35-36页
     ·全浸试片的现场电化学检测第36-45页
       ·E_(corr)随时间的变化第36-38页
       ·电化学阻抗谱特征第38-41页
       ·R_p随暴露时间的变化第41-43页
       ·局部腐蚀倾向第43-45页
     ·碳钢、低合金钢全浸试片的腐蚀规律研究第45-52页
       ·极化阻力方程式中B 值的确定第45-46页
       ·腐蚀速度与海水环境因素的关系第46-49页
       ·全浸试片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第49-52页
   ·潮差区试片的现场腐蚀电化学检测第52-64页
     ·现场检测系统的建立第52-54页
     ·现场电化学检测第54-62页
       ·E_(corr)的变化第54-57页
       ·电化学阻抗谱特征第57-58页
       ·试片R_p的变化趋势第58-62页
     ·试片腐蚀速度与海水环境因素的关系第62-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典型金属材料在模拟泥沙海水冲刷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第65-89页
   ·模拟冲刷腐蚀测试系统的建立第65-69页
     ·模拟实验的设计思路第65页
     ·实验装置第65-68页
       ·模拟实海流速冲刷腐蚀实验装置第65-67页
       ·模拟高速旋转冲刷腐蚀实验装置第67-68页
     ·测试体系第68-69页
   ·碳钢、低合金钢在模拟实海流速下的冲刷腐蚀行为第69-78页
     ·3C 船板钢的冲刷腐蚀行为研究第69-74页
       ·3C 钢在无泥沙海水中的冲刷腐蚀第69-71页
       ·3C 钢在含泥沙海水中的冲刷腐蚀第71-74页
     ·10CrMoAl 的冲刷腐蚀行为研究第74-78页
   ·铜合金在模拟泥沙海水冲刷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第78-87页
     ·ZHMn55-3-1 在模拟实海流速冲刷下的腐蚀行为第78-84页
       ·电化学阻抗谱特征第78-81页
       ·流速和泥沙含量的冲刷腐蚀机制探讨第81-84页
     ·旋转HA177-2 试样在泥沙海水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第84-87页
   ·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典型金属材料的实海冲刷腐蚀研究第89-107页
   ·实海冲刷腐蚀测试系统第89-91页
     ·实验装置第89页
     ·实海冲刷腐蚀测试系统第89-91页
   ·碳钢、低合金钢的实海冲刷腐蚀行为第91-101页
     ·3C 钢的实海冲刷腐蚀行为研究第91-98页
       ·E_(corr)随流速和冲刷时间的变化第92-93页
       ·电化学阻抗谱特征第93-98页
     ·10CrMoAl 的实海冲刷腐蚀行为第98-101页
   ·ZHMn55-3-1 铜合金的实海冲刷腐蚀行为第101-105页
   ·小结第105-107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07-110页
 1、研究工作总结第107-108页
 2、主要创新点第108-109页
 3、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设想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平衡热力学的准稳态焊接钢—渣界面化学冶金行为
下一篇:1.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真菌菌种 2. 糠秕马拉色菌外分泌性蛋白分离及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