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4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铁路工程项目及其施工风险概论 | 第14-20页 |
| ·铁路工程项目及其特点 | 第14-16页 |
| ·风险及项目风险的含义 | 第16页 |
| ·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特点 | 第16-18页 |
| ·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18-19页 |
| ·损失发生前的目标 | 第18页 |
| ·损后目标 | 第18-19页 |
|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19-20页 |
| 第3章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识别 | 第20-31页 |
| ·风险识别的目的 | 第20页 |
| ·风险识别的程序 | 第20-21页 |
| ·风险识别的方法及相应的优缺点 | 第21-22页 |
| ·德尔菲法 | 第21页 |
| ·智暴法 | 第21页 |
| ·情景分析法 | 第21-22页 |
| ·核对表法 | 第22页 |
| ·面谈法 | 第22页 |
| ·风险识别的原则 | 第22-23页 |
|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分类 | 第23-30页 |
| ·政治风险 | 第23页 |
| ·经济风险 | 第23页 |
| ·施工管理风险 | 第23-26页 |
| ·异常气候和不可抗力风险 | 第26页 |
| ·来自项目相关各方的风险 | 第26-29页 |
| ·人员风险 | 第29-30页 |
| ·技术风险 | 第30页 |
| ·铁路工程项目各施工风险相互关系 | 第30-31页 |
| 第4章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主要分析与评估方法 | 第31-36页 |
| ·综合评价法 | 第31-32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32-36页 |
| 第5章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及其应对措施 | 第36-72页 |
| ·承包商处理风险的原则 | 第36页 |
| ·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承包商的风险控制方法 | 第36-41页 |
| ·风险避免 | 第36-37页 |
| ·损失控制 | 第37页 |
| ·风险分离 | 第37-38页 |
| ·风险分散 | 第38页 |
| ·风险转移 | 第38-41页 |
| ·采用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 | 第41-43页 |
| ·铁路工程施工风险应对措施 | 第43-72页 |
| ·经济风险应对措施 | 第43-52页 |
| ·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 第52-65页 |
| ·人员风险应对措施 | 第65-68页 |
| ·不可抗力风险的应对 | 第68-69页 |
| ·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 第69页 |
| ·来自项目相关方的风险应对 | 第69-72页 |
| 第6章 呼准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案例 | 第72-85页 |
| ·呼准铁路工程项目简介 | 第72页 |
| ·呼准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及施工组织机构 | 第72-73页 |
| ·呼准铁路工程主要施工风险 | 第73-76页 |
| ·政治风险 | 第74页 |
| ·经济风险 | 第74页 |
| ·管理风险 | 第74-75页 |
| ·自然风险 | 第75页 |
| ·技术风险 | 第75-76页 |
| ·来自项目相关各方的风险 | 第76页 |
| ·呼准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76-81页 |
| ·综合评价法 | 第76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76-81页 |
| ·呼准铁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策略及主要应对措施 | 第81-83页 |
| ·呼准铁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83页 |
| ·呼准铁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取得的效果 | 第83-85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