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 第10页 |
1-1-2 我国建设现状及建筑能耗概况 | 第10-12页 |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建筑节能概况 | 第14-20页 |
1-3-1 传统中国建筑节能技术 | 第14-16页 |
1-3-2 我国建筑节能概况 | 第16-17页 |
1-3-3 国外建筑节能概况 | 第17-18页 |
1-3-4 国内外建筑工作对比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办公建筑特点分析 | 第20-28页 |
§2-1 办公建筑建筑特点分析 | 第20-24页 |
2-1-1 办公建筑发展历程 | 第20页 |
2-1-2 办公建筑的分类 | 第20-21页 |
2-1-3 办公建筑的空间组合类型 | 第21-22页 |
2-1-4 现代办公观念对办公建筑设计的影响 | 第22-23页 |
2-1-5 现有办公建筑技术特点 | 第23-24页 |
§2-2 办公建筑能耗特点分析 | 第24-28页 |
2-2-1 能源消耗结构 | 第24-25页 |
2-2-2 能源消耗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2-2-3 由建筑特点决定的能耗特点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 第28-50页 |
§3-1 外壳节能设计 | 第29-43页 |
3-1-1 建筑总体规划 | 第29-30页 |
3-1-2 外围护结构 | 第30页 |
3-1-3 建筑体型设计 | 第30-33页 |
3-1-4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 第33-39页 |
3-1-5 自然通风 | 第39-43页 |
§3-2 空间区划节能设计 | 第43-46页 |
3-2-1 合理设计建筑平面布局 | 第43-45页 |
3-2-2 合理设置办公室大小 | 第45页 |
3-2-3 改善门厅热环境 | 第45-46页 |
§3-3 新能源的利用 | 第46-50页 |
3-3-1 太阳能的利用 | 第46-48页 |
3-3-2 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办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 第50-70页 |
§4-1 墙体节能设计 | 第50-56页 |
4-1-1 实体外墙 | 第50-52页 |
4-1-2 玻璃幕墙 | 第52-54页 |
4-1-3 其它生态型墙体 | 第54-56页 |
§4-2 外窗节能设计 | 第56-60页 |
4-2-1 提高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 第56-59页 |
4-2-2 提高窗的气密性 | 第59页 |
4-2-3 节能窗帘 | 第59-60页 |
§4-3 遮阳设计 | 第60-66页 |
4-3-1 遮阳方式 | 第60-62页 |
4-3-2 遮阳与其它影响因素 | 第62-63页 |
4-3-3 遮阳发展趋势 | 第63-66页 |
§4-4 屋顶节能设计 | 第66-69页 |
4-4-1 保温屋面 | 第66页 |
4-4-2 种植屋面 | 第66页 |
4-4-3 蓄水屋面 | 第66-67页 |
4-4-4 通风屋顶和架空屋顶 | 第67页 |
4-4-5 屋顶透明部分节能措施 | 第67-69页 |
§4-5 楼地面节能设计 | 第69-70页 |
4-5-1 地面保温 | 第69页 |
4-5-2 低温地板辐射技术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办公楼节能设计实践 | 第70-82页 |
§5-1 方案介绍 | 第70-78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70页 |
5-1-2 基本构思 | 第70页 |
5-1-3 节能措施 | 第70-78页 |
§5-2 节能设计及计算 | 第78-82页 |
5-2-1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 第78-79页 |
5-2-2 能耗计算及比较 | 第79-81页 |
5-2-3 补充说明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