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计算机漏洞概述 | 第8-15页 |
·漏洞的概念 | 第8页 |
·漏洞的特点 | 第8页 |
·漏洞的基本属性和相关对象 | 第8-9页 |
·漏洞的分类模型 | 第9-14页 |
·逻辑错误 | 第11-12页 |
·系统弱点 | 第12-13页 |
·社会工程 | 第13页 |
·管理策略失误 | 第13-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补丁管理流程 | 第15-20页 |
·微软提出的补丁管理流程 | 第15页 |
·XFOCUS组织提出的补丁管理流程 | 第15-16页 |
·CNCERT/CC和启明星辰提出的补丁管理流程 | 第16-19页 |
·补丁事前管理 | 第17-18页 |
·补丁实施过程管理 | 第18页 |
·补丁事后管理 | 第18-19页 |
·三种补丁管理流程的分析比较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RjPDMS补丁管理系统的功能描述 | 第20-24页 |
·RjPDMS补丁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20-21页 |
·RjPDMS补丁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21-22页 |
·RjPDMS补丁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 第22-23页 |
·普通用户业务流程 | 第22页 |
·管理员操作流程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RjPDM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46页 |
·主动补丁管理模型 | 第24-25页 |
·主动补丁管理模型的意义 | 第24页 |
·补丁管理解决方案的评价标准 | 第24-25页 |
·主动的补丁管理模型 | 第25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5-26页 |
·系统体系架构 | 第26-29页 |
·服务器体系结构 | 第26-28页 |
·控制台体系结构 | 第28页 |
·客户端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数据库 | 第29-35页 |
·通信协议 | 第35-41页 |
·通信协议格式 | 第35-36页 |
·命令字与操作结果 | 第36-38页 |
·内容字段的数据格式 | 第38-41页 |
·系统运行界面 | 第41-45页 |
·控制台运行界面 | 第41-44页 |
·客户端运行界面 | 第44-45页 |
·服务器运行界面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RjPDMS系统的部署问题与改进 | 第46-55页 |
·系统部署问题描述 | 第46页 |
·系统部署改进方案 | 第46-52页 |
·概述 | 第46页 |
·遗传算法 | 第46-49页 |
·代理服务器位置优化问题描述 | 第49页 |
·抽象网络模型 | 第49-50页 |
·代理服务器位置的遗传优化算法 | 第50-52页 |
·系统改进方案的评价 | 第52-55页 |
·算法复杂度 | 第52-53页 |
·仿真实验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