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焦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7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2页 |
| ·石油焦资源概况 | 第9页 |
| ·石油焦的特点与分类 | 第9-10页 |
| ·石油焦的利用 | 第10-12页 |
| ·石油焦燃烧特性研究装置综述 | 第12-16页 |
| ·热重天平 | 第12-13页 |
| ·层流管式沉降炉 | 第13-14页 |
| ·固定床反应器 | 第14页 |
| ·流化床反应器 | 第14-15页 |
| ·夹带流反应器 | 第15-16页 |
| ·激光法 | 第16页 |
| ·大型实验台和电厂试运行 | 第16页 |
| ·石油焦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 ·石油焦的热解特性 | 第16-18页 |
| ·石油焦的着火特性 | 第18-20页 |
| ·石油焦的燃烧反应动力学 | 第20-21页 |
| ·石油焦的燃尽特性 | 第21-22页 |
| ·石油焦的结渣特性 | 第22-23页 |
| ·石油焦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 | 第23-2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2章 实验台与实验方法 | 第27-34页 |
| ·实验样品 | 第27-28页 |
| ·常压高温热天平简介 | 第28页 |
| ·管式沉降炉系统简介 | 第28-32页 |
| ·沉降炉系统的组成 | 第28-30页 |
| ·沉降炉中温度分布 | 第30页 |
| ·颗粒在沉降炉中运动分析和停留时间 | 第30-32页 |
| ·FTIR 简介 | 第32页 |
| ·BET 简介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石油焦在热天平中的燃烧特性 | 第34-48页 |
| ·实验内容及燃烧曲线 | 第34-36页 |
|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 第34页 |
| ·燃烧失重曲线与燃烧速率曲线 | 第34-36页 |
| ·石油焦的着火特性 | 第36-38页 |
| ·石油焦的热天平热解特性 | 第38-39页 |
| ·TGA 常用燃烧特性判别指数 | 第39-47页 |
| ·TGA 曲线特性参数 | 第39-41页 |
| ·可燃性指数 | 第41-43页 |
| ·燃尽特性指数 | 第43-44页 |
| ·燃烧特性指数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石油焦的TGA 燃烧反应动力学 | 第48-55页 |
| ·TGA 不同升温速率下石油焦燃烧反应动力学 | 第48-50页 |
| ·TGA 不同初始质量下石油焦燃烧反应动力学 | 第50-52页 |
| ·不同石油焦样品粒径下燃烧反应动力学 | 第52页 |
| ·石油焦半焦的燃烧反应动力学 | 第52-53页 |
| ·多曲线燃烧反应动力学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石油焦的燃烧特性的微观研究 | 第55-67页 |
| ·石油焦和京西无烟煤的孔隙结构 | 第55-56页 |
| ·石油焦半焦和京西无烟煤半焦的孔隙结构 | 第56-63页 |
| ·热处理对半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56-58页 |
| ·高温沉降炉中热解温度对半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58-62页 |
| ·马弗炉中制焦时间对半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62-63页 |
| ·利用TGA 分析半焦反应性 | 第63-65页 |
| ·分形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石油焦在沉降炉中的燃烧特性 | 第67-74页 |
| ·实验步骤和反应气体的定量测量 | 第67页 |
| ·高温沉降炉中石油焦和煤的热解 | 第67-69页 |
| ·热解温度影响 | 第68-69页 |
| ·粒径的影响 | 第69页 |
| ·高温沉降炉中石油焦和煤的燃烧 | 第69-72页 |
| ·燃烧温度影响 | 第69-70页 |
| ·氧气浓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 ·粒径的影响 | 第71-72页 |
| ·沉降炉实验台的局限性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4-77页 |
|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结论 | 第74-76页 |
| ·沉降炉实验台的建立 | 第74页 |
| ·实验主要结论 | 第74-76页 |
| ·进一步的工作和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