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空间粒子辐射 | 第7页 |
·空间粒子辐射的危害 | 第7-9页 |
·粒子辐射对航天器的危害 | 第7-8页 |
·粒子辐射对空间活动的危害 | 第8页 |
·粒子辐射对地面活动的危害 | 第8-9页 |
·空间粒子探测的意义 | 第9-11页 |
·物理意义 | 第9-10页 |
·应用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空间粒子探测的现状 | 第11-20页 |
·空间粒子探测的领域和目标 | 第11页 |
·空间粒子的探测手段 | 第11-12页 |
·空间粒子探测的现状 | 第12-19页 |
·以物理机制为目的的探测计划 | 第12-16页 |
·以空间环境监测为主的系列卫星 | 第16-18页 |
·国内,国际粒子探测的现状 | 第18页 |
·空间粒子探测的趋势 | 第18-19页 |
·发展和展望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空间中的中高能粒子探测技术研究 | 第20-49页 |
·空间粒子探测的基本探测器 | 第20页 |
·空间粒子探测器粒子的鉴别方法 | 第20-29页 |
·脉冲幅度分析法 | 第21-22页 |
·能量损失-总能法(ΔE? E 方法) | 第22-23页 |
·飞行时间法(TOF) | 第23-25页 |
·能量射程法 | 第25-26页 |
·dE/dX-切伦科夫方法和地磁刚度-切伦科夫方法 | 第26-27页 |
·加磁场或者电场鉴别电子和离子 | 第27页 |
·粒子鉴别方法总结 | 第27-29页 |
·空间粒子探测器的去干扰技术 | 第29-33页 |
·干扰的来源 | 第29-30页 |
·加鉴别阈法去干扰 | 第30页 |
·主动屏蔽去干扰 | 第30-31页 |
·被动屏蔽去干扰 | 第31-32页 |
·加磁场或电场屏蔽去干扰 | 第32-33页 |
·空间粒子探测中的路径差消除技术 | 第33-38页 |
·鉴别误差的产生 | 第33-34页 |
·利用传感器结构消除路径差 | 第34-35页 |
·位置灵敏探测器径迹测量法 | 第35-37页 |
·发展和展望 | 第37-38页 |
·空间粒子探测器设计中的模拟与仿真计算 | 第38-49页 |
·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38页 |
·蒙特卡罗方法的特点 | 第38-39页 |
·TRIM 程序 | 第39-40页 |
·GEANT 程序 | 第40-48页 |
·GEANT 程序与TRIM 程序的对比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中能电子探测器设计与研制 | 第49-82页 |
·中能粒子的定义与分布 | 第49-50页 |
·中能粒子的定义与分布 | 第49页 |
·中能粒子探测的意义 | 第49-50页 |
·目前对中能粒子的探测情况 | 第50-55页 |
·中能粒子探测的难点 | 第50页 |
·探测情况介绍 | 第50-55页 |
·我国的中能粒子探测器研制(中能电子谱仪设计与研制) | 第55-82页 |
·中能电子谱仪的目标与创新点 | 第55-56页 |
·主要指标 | 第56-57页 |
·仪器的探测原理与技术方案 | 第57-59页 |
·仪器的物理设计 | 第59-78页 |
·仪器实验 | 第78-80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高能粒子探测器的创新设计 | 第82-98页 |
·空间中的高能粒子辐射 | 第82-83页 |
·空间高能粒子的辐射环境 | 第82页 |
·高能粒子探测的意义 | 第82页 |
·国内外的高能粒子探测情况 | 第82-83页 |
·高能粒子探测器的发展 | 第83-84页 |
·高能粒子探测器的传感器的发展 | 第83页 |
·高能粒子探测器的设计发展 | 第83-84页 |
·高能粒子探测器的创新设计与研制(多功能,多方向探测器设计) | 第84-98页 |
·仪器制作的科学目标 | 第84页 |
·仪器的物理目标 | 第84-86页 |
·仪器组成 | 第86页 |
·仪器的创新点 | 第86页 |
·主要指标 | 第86-88页 |
·探测原理与技术放案 | 第88-89页 |
·物理设计 | 第89-97页 |
·总结 | 第97-98页 |
第六章 最新研制的中高能粒子探测器设计 | 第98-106页 |
·LET 探测器设计 | 第98-101页 |
·应用背景 | 第98页 |
·探测现状 | 第98-100页 |
·仪器的主要指标 | 第100页 |
·测量放案 | 第100页 |
·工作原理 | 第100-101页 |
·中子探测器 | 第101-105页 |
·空间中子的来源 | 第101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02页 |
·中子探测的意义 | 第102-103页 |
·该仪器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03页 |
·仪器指标 | 第103页 |
·技术放案 | 第103-105页 |
·总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高能粒子探测器偏转磁铁的研制 | 第106-120页 |
·空间高能电子环境及其影响 | 第106-107页 |
·空间高能电子的来源和作用机制 | 第106页 |
·空间高能电子对粒子探测器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空间粒子探测器中的偏转磁铁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 第107页 |
·粒子探测器中的偏转磁铁设计 | 第107-113页 |
·偏转磁铁的适用范围 | 第107-108页 |
·偏转磁铁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108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108-110页 |
·结构的选择 | 第110-111页 |
·磁屏蔽 | 第111-113页 |
·偏转磁铁的模拟计算与实测数据 | 第113-116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113页 |
·有限元方法计算磁场分布 | 第113-114页 |
·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对比 | 第114-115页 |
·磁铁中的反散射结构设计 | 第115-116页 |
·偏转磁铁的实验验证 | 第116-119页 |
·偏转磁铁的高低温循环实验 | 第116页 |
·偏转磁铁的偏转能力实验 | 第116-119页 |
·卫星用磁铁设计的原则和建议 | 第119-120页 |
第八章:总结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