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40页 |
|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 ·主要抗虫基因及应用 | 第12页 |
| ·Bt杀虫蛋白及其基因 | 第12-15页 |
| ·CpTI基因 | 第15页 |
| ·抗虫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展望 | 第17-20页 |
| ·启动子研究进展 | 第20-29页 |
| ·概述 | 第20-21页 |
| ·启动子的一般结构 | 第21-24页 |
| ·植物启动子的分类和应用 | 第24-28页 |
| ·启动子的选择和改造 | 第28-29页 |
| ·腺苷酸核糖基化作用因子1(ADP-ribosylation factorl,arfl)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 第31-34页 |
| ·植物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4-35页 |
|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技术 | 第35-38页 |
| ·转基因整合状况的检测 | 第35-36页 |
| ·外源基因表达特征的检测 | 第36-3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 | 第38-4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8页 |
| ·研究方案 | 第38-40页 |
| 第二章 arfl启动子驱动的杀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40-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 ·试验材料 | 第40-41页 |
| ·方法 | 第41-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 ·基础质粒的酶切图谱及鉴定 | 第44-47页 |
| ·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 第47-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三章 烟草的遗传转化及杀虫基因表达分析 | 第53-8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61页 |
| ·材料 | 第53-54页 |
| ·方法 | 第54-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84页 |
| ·烟草外植体的转化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 第61-64页 |
| ·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64-69页 |
| ·再生植株的Southern杂交鉴定 | 第69页 |
| ·外源蛋白的ELISA定量检测 | 第69-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四章 利用arfl启动子驱动外源杀虫基因在棉花中的表达分析 | 第85-9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5-90页 |
| ·材料 | 第85-86页 |
| ·方法 | 第86-9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6页 |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 | 第90-91页 |
| ·转基因后代筛选 | 第91页 |
| ·Kana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 第91-93页 |
| ·Bt杀虫蛋白的ELISA定量检测 | 第93-96页 |
| ·小结 | 第96-97页 |
|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 第97-100页 |
| ·讨论 | 第97-98页 |
|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启动子的选用 | 第97页 |
| ·arfl启动子和CaMV35S启动子的协同作用 | 第97页 |
| ·不同转基因植株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处理办法 | 第97-98页 |
| ·应用arfl启动子的抗虫棉研究 | 第98页 |
| ·结论 | 第98-99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