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18页 |
·稀土配位化合物发光特性综述 | 第9页 |
·稀土离子的性质 | 第9-10页 |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原理 | 第10-11页 |
·光功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分类 | 第11-13页 |
·光功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应用 | 第13-14页 |
·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14-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以双席夫碱锌配合物为配体的铕(Ⅲ)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 第18-47页 |
第一章 配体的合成 | 第18-2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8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双金属杂核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 | 第20-37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3页 |
·配合物的性质 | 第23-37页 |
·Eu(TTA)_3.Zn(S_n).H_2O系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 第23-30页 |
·Eu(TTA)_2--Zn(F_n)系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 第30-35页 |
·Eu(FPT)_3.Zn(S_n).H_2O系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37-45页 |
·Eu(TTA)_2.Zn(F_2)Cl.(C_2H_5O)的晶体结构 | 第39-41页 |
·Eu(TTA)_2.Zn(F_3)Cl.H_2O的晶体结构 | 第41-43页 |
·Eu(TTA)_2.Zn(F_4)Cl.(C_2H_5O)的晶体结构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三部分 新型光功能稀土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第47-6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47-50页 |
·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材料 | 第48-49页 |
·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制备方法 | 第49-50页 |
第二章 以双席夫碱锌配合物为配体的铕(Ⅲ)发光配合物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50-5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1页 |
·实验过程 | 第51-5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2-54页 |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循环伏安法对化合物能带结构的估测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新型铕(Ⅲ)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 第54-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第四部分 以双草酰胺合锌镉配合物为配体的铕(Ⅲ)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 第62-82页 |
第一章 配体的合成 | 第62-6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2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62-65页 |
第二章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表征 | 第65-81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配合物的性质 | 第66-81页 |
·Eu(TTA)_3.Zn(L_n)和Eu(TTA)_3.Cd(L_n)系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 第66-70页 |
·Eu(TTA)_3.Zn(M_n)和Eu(TTA)_3.Cd(M_n)系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 第70-73页 |
·Eu(TTA)_3.Zn(N_n)和Eu(TTA)_3.Cd(N_n)系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 第73-77页 |
·Eu(TTA)_3.Zn(O_n)和Eu(TTA)_3.Cd(O_n)系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