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农地征收的法律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农地征收的概念 | 第13页 |
·农地征收的本质和特征 | 第13-15页 |
·农地征收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 第15-17页 |
·农地征收与土地征用 | 第15-16页 |
·农地征收与土地没收 | 第16页 |
·农地征收与行政征收 | 第16-17页 |
·农地征收与土地收回 | 第17页 |
·农地征收与土地征购 | 第17页 |
·农地征收制度产生的理论根源 | 第17-19页 |
·君权至民权演进历程的客观要求 | 第17-18页 |
·个人本位法权时代走向社会本位法权时代的产物 | 第18页 |
·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结果 | 第18-19页 |
·农地征收补偿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特别牺牲理论 | 第19页 |
·结果责任理论 | 第19-20页 |
·公平负担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农地征收补偿的原则、标准、程序和方式 | 第21-31页 |
·农地征收补偿的原则 | 第21-26页 |
·农地征收应遵的原则 | 第21-25页 |
·农地征收补偿的原则 | 第25-26页 |
·农地征收补偿的标准 | 第26-27页 |
·境外立法例 | 第26-27页 |
·我国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标准 | 第27页 |
·农地征收补偿的程序 | 第27-29页 |
·用地预审 | 第27-28页 |
·用地申请 | 第28页 |
·土地征收方案的拟定及报批 | 第28页 |
·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与公告 | 第28页 |
·征地补偿登记 | 第28页 |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拟定及公告 | 第28页 |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实施及争议解决 | 第28-29页 |
·农地征收的完成 | 第29页 |
·农地征收补偿的方式 | 第29-31页 |
·境外立法例 | 第29-30页 |
·我国目前的农地征收补偿方式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31-41页 |
·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31-34页 |
·形成时期 | 第31-32页 |
·发展时期 | 第32-33页 |
·完善时期 | 第33-34页 |
·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我国法律关于农地征收公益目的性规定的缺陷 | 第34-35页 |
·农地征收补偿方面的不足 | 第35-37页 |
·农地征收程序不合理 | 第37-39页 |
·滥用农地征收权现象严重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41-49页 |
·完善我国法律对农地征收公益目的性的规定 | 第41-42页 |
·采用列举及概括的混合立法模式,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 第41页 |
·将建设用地划分为公益性建设用地和商业性建设用地 | 第41-42页 |
·建立和完善农地征收目的合法性的审查机制 | 第42页 |
·设立认定“公益目的性”的专门机构 | 第42页 |
·完善我国农地征收的合理补偿性 | 第42-45页 |
·完善我国农地征收补偿范围的建议 | 第42-43页 |
·完善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建议 | 第43页 |
·完善我国农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的建议 | 第43页 |
·完善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安置方式的建议 | 第43-45页 |
·完善我国的农地征收程序 | 第45-46页 |
·制定专门法或设立专章专节,使农地征收程序明晰化 | 第45页 |
·进一步补充、完善农地征收程序 | 第45页 |
·增加保护被征收人的相关程序 | 第45-46页 |
·建立农地征收公益目的性的认定程序 | 第46页 |
·增加限制农地所有者或承包者对待征农地进行改良的程序 | 第46页 |
·强化对征收权行使过程的监督 | 第46-47页 |
·依法行使征收审批权 | 第46-47页 |
·公开征收过程 | 第47页 |
·严格依据程序执法 | 第47页 |
·加强征地后的监督 | 第47页 |
·完善农地征收行政诉讼机制 | 第47-49页 |
·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性 | 第47-48页 |
·扩大法院的受案范围 | 第48页 |
·完善针对农地征收的共同诉讼制度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