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文献回顾与理论研究 | 第7-13页 |
·国外农业保险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国内农业保险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农业保险的基础理论 | 第15-19页 |
·大数法则 | 第15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15-16页 |
·外部性 | 第16页 |
·保险需求、供给及市场平衡理论 | 第16-17页 |
·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经济理论 | 第17页 |
·农业保险特殊性理论 | 第17-19页 |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 | 第17-18页 |
·农业保险经营难点 | 第18-19页 |
3 云南农业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9页 |
·云南农业保险基本情况 | 第19-25页 |
·农业保险发展整体情况 | 第19-20页 |
·云南特色产业开办农业保险的情况 | 第20-25页 |
·云南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 第25-29页 |
·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不高 | 第25-26页 |
·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程度偏小 | 第26-27页 |
·农业保险市场产品供给短缺 | 第27页 |
·农业保险系统性风险突出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的矛盾并存 | 第27-28页 |
·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与农业保险立法滞后的矛盾并存 | 第28-29页 |
4 云南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29-38页 |
·农业保险市场的固有缺陷分析 | 第29-31页 |
·农民有效(现实)保险购买力不足 | 第31-33页 |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承受相对较高的保费消费能力,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 第32页 |
·受农业经济传统救济和生产模式的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功能认识不够 | 第32-33页 |
·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内在动力不足 | 第33-35页 |
·保险公司供给能力有限 | 第33页 |
·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压力大 | 第33-34页 |
·农业保险经营投入大、收益低 | 第34页 |
·基层机构工作推动难度大 | 第34-35页 |
·政府职能缺位、制度供给缺失 | 第35-38页 |
·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够 | 第35页 |
·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政策引导不够 | 第35-36页 |
·农业保险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36-38页 |
5 促进云南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38-45页 |
·加大政府对发展农业保险市场的支持力度 | 第38-39页 |
·向农户提供保费补贴 | 第38页 |
·向保险公司提供管理费补贴 | 第38-39页 |
·保险公司创新经营,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 | 第39-41页 |
·扩大农险经营范围,加大农险产品供给 | 第39-40页 |
·通过非补贴措施提高农业保险参与率 | 第40-41页 |
·采取综合措施,刺激农户农业保险需求 | 第41页 |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 第41页 |
·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第41页 |
·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农民可持续增收 | 第41页 |
·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正确引导,提高农民自觉投保的积极性 | 第41-42页 |
·加强相关部门合作,提高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水平 | 第42-43页 |
·形成与农技、气象、植保和水利等多部门的合作机制 | 第42页 |
·探索农业保险参与云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合作机制 | 第42-43页 |
·创造支持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环境与条件 | 第43-45页 |
·完善农业保险中介市场 | 第43页 |
·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培养 | 第43页 |
·建立农业保险理论研究中心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