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已独立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 第8-9页 |
| ·知识贸易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贸易形式 | 第9-10页 |
| ·中国在知识贸易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内外关于知识内涵和知识分类及性质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经典贸易理论关于国际贸易发生原因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禀赋的界定 | 第19-33页 |
| ·知识及知识禀赋的内涵 | 第19-20页 |
| ·知识的内涵 | 第19页 |
| ·知识禀赋的内涵 | 第19-20页 |
| ·知识的分类及特性 | 第20-22页 |
| ·知识的经济性质 | 第22-24页 |
| ·知识的商品化趋势和商品的知识化属性 | 第24-26页 |
| ·不同国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知识禀赋 | 第26-29页 |
| ·知识禀赋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9-33页 |
| ·知识禀赋创新累积与内生 | 第29-30页 |
| ·知识禀赋的边际成本递减效应 | 第30页 |
| ·知识禀赋的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效应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知识禀赋的贸易效应分析 | 第33-53页 |
| ·知识禀赋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 | 第33-36页 |
| ·知识禀赋国际间扩散与国际贸易的一致性 | 第33页 |
| ·知识创新与贸易商品范围的拓宽 | 第33-34页 |
| ·知识创新与对外贸易产品竞争优势的提高 | 第34-36页 |
| ·知识禀赋对外贸结构的影响 | 第36-40页 |
| ·知识禀赋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 | 第36-38页 |
| ·知识禀赋与贸易模式结构的改变 | 第38-40页 |
| ·知识创新对国际贸易成本和效率的影响 | 第40-46页 |
| ·技术性知识创新与国际贸易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 | 第40-43页 |
| ·制度性知识创新与交易成本的节约 | 第43-46页 |
| ·知识禀赋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 第46-50页 |
| ·新经济中成本下降引致贸易条件的变动 | 第47-48页 |
| ·基于Rybczynski定理的消费者均衡状态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 第48-50页 |
| ·知识禀赋与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 第50-53页 |
| 第四章 知识禀赋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3-63页 |
| ·知识禀赋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53-59页 |
| ·测度指标及数据来源 | 第53页 |
| ·知识与进出口总量的协整关系、因果关系检验 | 第53-59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9页 |
| ·知识禀赋与中国贸易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59-63页 |
| ·测度指标及数据来源 | 第59页 |
| ·知识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协整关系、因果关系检验 | 第59-61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 ·国家宏观层面 | 第63-65页 |
| ·企业微观层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数据来源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