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试验对薄壳塑件刚度的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薄壳塑件刚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薄壳塑件成型技术及变形理论 | 第14-24页 |
| ·薄壳成型技术 | 第14-17页 |
| ·薄壳成型技术概论及特点 | 第14-15页 |
| ·薄壳成型技术关键 | 第15-16页 |
| ·薄壳成型技术应用 | 第16-17页 |
| ·薄壳塑件的变形理论 | 第17-21页 |
| ·薄壳塑件的变形概论 | 第17-18页 |
| ·结构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 第18-20页 |
| ·塑化成型阶段制品翘曲变形的分析 | 第20-21页 |
| ·脱模阶段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 | 第21页 |
| ·实验试件的结构与粘流分析 | 第21-24页 |
| ·实验试件的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 ·实验试件的粘流分析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24-43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多自由度系统的实模态分析 | 第25-33页 |
| ·无阻尼系统 | 第25-30页 |
| ·粘性比例阻尼系统 | 第30-31页 |
| ·结构比例阻尼系统 | 第31-33页 |
| ·模态参数辨别的频域方法 | 第33-41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曲线拟合 | 第33-41页 |
| ·模态分析的应用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显示器后壳塑件试验模态分析 | 第43-57页 |
| ·模态测试系统 | 第43-44页 |
| ·模态参数辨别方法的确定 | 第44-45页 |
| ·CRAS V6.2试验模态分析软件 | 第45-53页 |
| ·引言 | 第45-47页 |
| ·双通道 FFT分析原理 | 第47-49页 |
| ·CRAS参数识别原理 | 第49-53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53-57页 |
| ·试件支承方式 | 第53页 |
| ·激励方式的选择 | 第53页 |
| ·激励装置的选择 | 第53-54页 |
| ·测点布置 | 第54页 |
| ·数据采集及传递函数分析 | 第54-55页 |
| ·测点传递函数拟合与模态参数的识别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塑件模态试验数据分析 | 第57-69页 |
| ·试验状态分析 | 第57页 |
| ·塑件振型结果分析 | 第57-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