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第一章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和白粉病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研究 | 第9-10页 |
·梭条花叶病抗源筛选 | 第9-10页 |
·梭条花叶病抗性遗传研究 | 第10页 |
2 小麦抗白粉病研究 | 第10-13页 |
·Pm基因发掘、定位与分子标记 | 第11-13页 |
·Pm基因利用 | 第13页 |
第二章 黑麦有益基因转移及其在小麦改良中的利用 | 第13-24页 |
1 黑麦基因资源 | 第13-14页 |
2 黑麦与小麦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关系 | 第14-15页 |
3 黑麦有益基因的转移和利用 | 第15-18页 |
·普通小麦-黑麦双二倍体 | 第15-16页 |
·普通小麦-黑麦异附加系 | 第16页 |
·普通小麦-黑麦异代换系 | 第16-17页 |
·普通小麦-黑麦易位系 | 第17-18页 |
4 普通小麦背景下黑麦染色质的鉴定 | 第18-24页 |
·形态学方法 | 第18页 |
·染色体C-分带 | 第18页 |
·原位杂交 | 第18-20页 |
·生化标记 | 第20-21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21-24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4-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材料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36页 |
·根尖细胞(RT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 第25页 |
·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中期I(MI)染色体制片 | 第25页 |
·染色体C-分带 | 第25-30页 |
·顺序分带-原位杂交 | 第30页 |
·SSR分析 | 第30-33页 |
·高分子量谷蛋白(HMW)SDS-PAGE检测 | 第33-34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34-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60页 |
·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和鉴定 | 第36-54页 |
·辉县红-荆州黑麦双二倍体细胞遗传学及高分子量谷蛋白分析 | 第54-55页 |
·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 | 第55-56页 |
·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56-60页 |
3 讨论 | 第60-65页 |
·荆州黑麦抗梭条花叶病基因分析 | 第60-61页 |
·荆州黑麦抗白粉病基因分析 | 第61-62页 |
·黑麦染色体传递、变异及其鉴定方法的综合利用 | 第62-65页 |
全文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