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沼气池建设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 | 第17-32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页 |
|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一般特性 | 第17-18页 |
| ·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 | 第18-22页 |
| ·人均能耗相关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 ·沼气池建设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 | 第24-27页 |
| ·农户对沼气及其它能源使用的态度 | 第27-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沼气池建设经济效益评价 | 第32-48页 |
| ·沼气池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 第32-37页 |
|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第32页 |
| ·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 第32-33页 |
| ·财务评价 | 第33-36页 |
| ·国民经济评价 | 第36-37页 |
| ·评价结论 | 第37页 |
| ·沼气池建设经济效益分析 | 第37-47页 |
| ·沼气池建设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沼气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第39-47页 |
| ·沼气亚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第40-42页 |
| ·种植业亚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第42-46页 |
| ·养殖业亚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第46-47页 |
| ·农户亚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第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沼气池建设环境效益评价 | 第48-62页 |
| ·沼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8-49页 |
|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9页 |
| ·指标说明 | 第49-52页 |
| ·评价标准的制定 | 第52-53页 |
| ·灰加权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思路 | 第53-57页 |
|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53-54页 |
| ·灰关联系数 | 第54-55页 |
| ·灰关联度 | 第55页 |
| ·权重的确定 | 第55-57页 |
| ·评价思路 | 第57页 |
| ·实例应用 | 第57-61页 |
|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 第58页 |
| ·计算灰关联系数 | 第58-59页 |
| ·计算各环境指标的权重 | 第59页 |
| ·计算灰加权关联度 | 第59-60页 |
| ·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 第62-70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62-63页 |
| ·研究方法 | 第63-64页 |
| ·能流分析 | 第64-69页 |
| ·饲养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第64-65页 |
| ·沼气池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第65-66页 |
| ·茶园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第66-67页 |
| ·“猪~沼~茶”农业生态系统能流输入与输出 | 第67-69页 |
|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 附录Ⅰ | 第72-74页 |
| 附录Ⅱ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