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IF钢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成分设计原则 | 第12页 |
·合金元素的作用机制 | 第12-15页 |
·加工工艺对IF钢的织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15-19页 |
·IF钢中的析出物特征 | 第19-22页 |
·析出物的产生机理 | 第19页 |
·析出物的组成 | 第19-21页 |
·析出物对再结晶与织构的影响 | 第21-22页 |
·铁素体区轧制技术特点及优越性 | 第22-23页 |
·铁素体区轧制技术的工艺特点 | 第22-23页 |
·铁素体区轧制技术的优越性 | 第23页 |
·IF钢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23-25页 |
·塑性应变比r值 | 第24-25页 |
·平面各向异性系数?r值 | 第25页 |
·应变硬化指数n值 | 第25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织构理论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页 |
·晶粒三维取向分布函数 | 第27-30页 |
·Euler空间 | 第27-28页 |
·利用极图计算ODF | 第28-30页 |
·晶粒取向分布图(ODF)的分析 | 第30-34页 |
·微观组织分析方法 | 第34-38页 |
3 高强Ti+P-IF钢铁素体区热轧显微组织与织构特征 | 第38-56页 |
·前言 | 第38页 |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与加工工艺 | 第38-39页 |
·微观组织分析 | 第39-40页 |
·织构的X-射线法测定 | 第40-41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54页 |
·奥氏体区热轧Ti+P-IF钢显微组织特征 | 第41-45页 |
·奥氏体区热轧Ti+P-IF钢织构与深冲性能 | 第45-46页 |
·铁素体区热轧Ti+P-IF钢的微观组织特征 | 第46-49页 |
·铁素体区热轧Ti+P-IF钢的织构与深冲性能 | 第49-52页 |
·预退火铁素体区热轧Ti+P-IF钢板的组织、织构与深冲性能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深冲IF钢再结晶{111}纤维织构形成机制探讨 | 第56-63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56-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60页 |
·退火组织 | 第57页 |
·退火织构 | 第57-6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0-62页 |
·再结晶形核 | 第60-61页 |
·再结晶长大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高强Ti+P-IF钢再结晶织构与晶界特征分布研究 | 第63-71页 |
·引言 | 第63页 |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晶粒尺寸与再结晶织构 | 第64-65页 |
·晶界特征分布 | 第65-69页 |
·力学性能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