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3-4页 |
(一) 缘起 | 第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4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4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4-9页 |
(一) 校长的职责和职能 | 第4-7页 |
(二) 校长的道德、职业道德 | 第7-9页 |
三、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 第9-17页 |
(一) 相关概念解析 | 第9-14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四、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分析 | 第17-22页 |
(一) 校长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 第17-19页 |
(二) 校长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19-22页 |
五、以公正伦理为本位的校长职业道德转型 | 第22-26页 |
(一) “高调”与“正己”:对传统伦理的批判 | 第22-23页 |
(二) 利益与协调:公正伦理审视下的校长职业道德 | 第23-24页 |
(三) 反思与扬弃:校长职业道德转型 | 第24-26页 |
六、校长职业道德规范新体系的构建 | 第26-32页 |
(一) 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校长职业道德规范 | 第26-27页 |
(二) 人事管理领域的校长职业道德 | 第27-28页 |
(三) 资源管理领域的校长职业道德 | 第28-29页 |
(四) 学生工作管理领域的校长职业道德 | 第29-30页 |
(五) 外部公共关系管理领域的校长职业道德 | 第30-32页 |
注释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37页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