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5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微流控芯片的规模集成 | 第13-15页 |
·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微型化 | 第15-16页 |
·专用型微流控芯片的发展 | 第16页 |
·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49页 |
·微流控芯片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 第17-37页 |
·基因突变检测 | 第18-26页 |
·点突变 | 第18-21页 |
·基因大片断缺失、基因重排和甲基化 | 第21-24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 | 第24-26页 |
·基因分型 | 第26-31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 | 第27-28页 |
·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STR)基因分型 | 第28-31页 |
·微流控芯片在病原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 第31-37页 |
·微流控芯片在细胞-微环境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 第37-49页 |
·微环境对细胞迁移的调控 | 第41-44页 |
·微环境对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44-46页 |
·微环境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 | 第46-48页 |
·微环境对细胞代谢的调控 | 第48页 |
·细胞对于药物治疗的反应 | 第48-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第一篇 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基因诊断研究 | 第58-106页 |
第二章 微流控电泳芯片用于SARS 病毒检测 | 第58-86页 |
·PMMA 微流控电泳芯片DNA 无胶筛分体系考察和条件优化 | 第58-66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试剂与样品 | 第59页 |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第59-61页 |
·微流控芯片分析仪 | 第61页 |
·微流控芯片电泳分析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筛分介质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2-63页 |
·场强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染料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P MMA 微流控芯片用于SARS 病毒检测 | 第66-83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77页 |
·SARS-CoV 基因组分析和引物设计 | 第67-74页 |
·试剂与样品 | 第74-76页 |
·逆转录PCR | 第7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76页 |
·微流控芯片电泳分析 | 第76-7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7-83页 |
·PCR 扩增效果考察 | 第77-79页 |
·微流控芯片电泳分析系统的检测限 | 第79-80页 |
·临床样品分析 | 第80-83页 |
·小结 | 第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第三章 集成等速电泳预浓缩的微流控芯片用于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研究 | 第86-106页 |
·引言 | 第86-88页 |
·实验部分 | 第88-94页 |
·试剂与样品 | 第88页 |
·PCR | 第88-89页 |
·仪器 | 第89-90页 |
·微流控芯片制作 | 第90-92页 |
·微流控芯片电泳分析 | 第92-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2页 |
·应用场强对预浓缩效率的影响 | 第94-95页 |
·确定微流控芯片的检测限 | 第95-98页 |
·临床样品分析 | 第98-102页 |
·小结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第二篇 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细胞-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 第106-131页 |
第四章 具有阵列浓度梯度形成网络的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作和考察 | 第106-123页 |
·引言 | 第106-108页 |
·实验部分 | 第108-11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08页 |
·微流控芯片设计 | 第108-110页 |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第110-111页 |
·细胞在芯片上的种植和培养 | 第111页 |
·梯度浓度药物刺激 | 第111-112页 |
·细胞标记和观察 | 第112页 |
·图像处理 | 第11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0页 |
·基于层流的微流控浓度梯度形成网络 | 第112-115页 |
·微流控通道网络浓度梯度生成 | 第115-117页 |
·微流控芯片细胞培养 | 第117-119页 |
·MCF-7 细胞对不同药物刺激的反应 | 第119-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
第五章 微流控芯片用于研究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 第123-131页 |
·引言 | 第123-124页 |
·实验部分 | 第124-12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24页 |
·芯片上的细胞接种和培养 | 第124页 |
·梯度浓度药物刺激 | 第124-125页 |
·细胞荧光标记 | 第125页 |
·图像处理 | 第125-12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26-128页 |
·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在接受不同药物刺激后的改变 | 第126页 |
·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与MCF-7 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 第126-128页 |
·小结 | 第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结论 | 第131-132页 |
作者简介 | 第13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132-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