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前言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现状与危害 | 第12-17页 |
·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现状 | 第12-14页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因 | 第14-16页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危害 | 第16-17页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修复技术 | 第17-24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7-18页 |
·化学法 | 第18-19页 |
·生物法 | 第19-21页 |
·渗透反应墙技术 | 第21-24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静态试验 | 第26-40页 |
·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机理 | 第26页 |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8页 |
·分析方法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进水pH 值对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29-30页 |
·海绵铁的粒径对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30-31页 |
·海绵铁的投加量对其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31-32页 |
·缓冲溶液对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32-33页 |
·锰砂添加对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33-34页 |
·海绵铁还原硝酸盐效果及反应产物随时间的变化 | 第34-36页 |
·不同进水浓度对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36页 |
·稀酸预处理的还原硝酸盐的静态试验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3 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表面化学分析 | 第40-46页 |
·试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40页 |
·试验仪器 | 第40页 |
·分析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扫描电镜分析海绵铁表面特征 | 第40-42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海绵铁表面化学特征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动态试验 | 第46-61页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第46-49页 |
·试验装置 | 第46-47页 |
·试验用水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流速的变化对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49-53页 |
·进水浓度的变化对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53-57页 |
·反应介质的厚度对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影响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5 海绵铁与不同配料组合还原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 第61-68页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试验装置 | 第61-62页 |
·试验材料与试验用水 | 第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出水中硝酸盐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 第63-64页 |
·出水中氨氮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 第64页 |
·出水中亚硝酸盐浓度和pH 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 第64-65页 |
·出水中总氮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 第65-66页 |
·扫描电镜分析海绵铁表观特征 | 第66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海绵铁表面化学特征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6 电动力学法与海绵铁材料反应墙结合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 | 第68-75页 |
·电动力学法简介 | 第68-69页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第69-70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73页 |
·对出水中硝酸盐浓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对出水中氨氮浓度的影响 | 第71-72页 |
·对出水中亚硝酸盐浓度和pH 的影响 | 第72页 |
·对出水中总氮浓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两电极间的电流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 第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建议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