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4-17页 |
前言 | 第17-25页 |
1 多病原混合感染 | 第17-18页 |
2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 | 第18-20页 |
3 猪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 第20-21页 |
4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病毒研究中应用 | 第21-24页 |
·基因芯片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试验一 基因芯片探针和定位对照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 第25-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材料 | 第25-26页 |
·毒株 | 第25页 |
·E.coli JM109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30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27页 |
·病毒核酸的提取 | 第27页 |
·病毒cDNA 的合成 | 第27页 |
·病毒核酸片段的 PCR 扩增 | 第27-28页 |
·病毒核酸片段的切胶回收 | 第28页 |
·病毒核酸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 第28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29页 |
·连接载体的转化 | 第29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病毒核酸片段的 PCR 扩增结果 | 第30页 |
·重组质粒 PCR 鉴定结果 | 第30-31页 |
·重组质粒测序鉴定结果 | 第31-37页 |
试验二 猪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诊断基因芯片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 第37-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材料 | 第37-39页 |
·毒株 | 第37页 |
·重组质粒 | 第37页 |
·膜介质 | 第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芯片杂交主要试剂 | 第38页 |
·其它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4页 |
·定位对照基因和探针的制备 | 第39-40页 |
·猪呼吸道疾病诊断基因芯片的制备 | 第40页 |
·基因芯片检测过程 | 第40-41页 |
·Biotin-11-dUTP 使用浓度的选择 | 第41-42页 |
·芯片杂交温度的选择 | 第42页 |
·芯片杂交时间的选择 | 第42页 |
·点样探针浓度的选择 | 第42-43页 |
·芯片检测特异性试验 | 第43页 |
·芯片检测灵敏性试验 | 第43页 |
·芯片检测重复性检验 | 第43页 |
·芯片临床应用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探针纯化结果 | 第44页 |
·Biotin-11-dUTP 使用浓度的确定 | 第44-45页 |
·不同温度下芯片杂交结果 | 第45-47页 |
·不同杂交时间芯片杂交结果 | 第47-48页 |
·不同探针浓度芯片的杂交结果 | 第48页 |
·芯片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48-49页 |
·芯片检测灵敏性试验结果 | 第49-50页 |
·芯片检测重复性检验结果 | 第50-51页 |
·临床组织病料检测结果 | 第51-53页 |
试验三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诊断基因芯片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 第53-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材料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57页 |
·定位对照基因和探针的制备 | 第53-54页 |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诊断基因芯片的制备 | 第54-55页 |
·基因芯片检测过程 | 第55页 |
·芯片检测特异性试验 | 第55-56页 |
·芯片检测灵敏性试验 | 第56页 |
·芯片检测重复性检验 | 第56页 |
·芯片临床应用 | 第56-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探针纯化结果 | 第57页 |
·芯片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57-59页 |
·芯片检测灵敏性试验结果 | 第59页 |
·芯片检测重复性检验结果 | 第59页 |
·临床组织病料检测结果 | 第59-61页 |
3 讨论 | 第61-65页 |
·关于探针和靶标的定义 | 第61页 |
·病毒探针的选择和引物设计 | 第61-62页 |
·探针的克隆 | 第62页 |
·芯片设计 | 第62页 |
·芯片的制备 | 第62页 |
·标记方法 | 第62-63页 |
·芯片检测分析 | 第63页 |
·多重PCR | 第63页 |
·芯片本底的控制 | 第63-64页 |
·提高杂交速率 | 第64页 |
·芯片检测的可重复性 | 第64页 |
·芯片检测的临床应用 | 第64-65页 |
4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1页 |
附录 | 第81-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