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一 宋代山水画构图的演变 | 第11-12页 |
二 宋代山水画构图中的取景方法 | 第12-13页 |
三 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审美形式 | 第13-26页 |
(一) 立轴 | 第14-19页 |
1 突出主体的全景山水构图 | 第14-17页 |
2 分段式构图 | 第17页 |
3 边角布景的立轴山水构图 | 第17-19页 |
(二) 横卷 | 第19-21页 |
1 旷放平远 | 第19页 |
2 连绵不断 | 第19-20页 |
3 深山阔水 | 第20-21页 |
(三) 小幅 | 第21-23页 |
1 主体居中式 | 第21-22页 |
2 对应式 | 第22页 |
3 边角式 | 第22-23页 |
(四) 扇面 | 第23-25页 |
1 左右顾盼式 | 第23页 |
2 上下呼应式 | 第23-24页 |
3 边角式 | 第24-25页 |
4 小景特写式 | 第25页 |
(五) 屏风与壁画 | 第25-26页 |
四 题字款印和宋代山水画构图的位置关系 | 第26-27页 |
(一) 与景相融 | 第26页 |
(二) 留空与空处题款 | 第26-27页 |
五 宋代文化思想对山水画构图的影响 | 第27-31页 |
(一) 宋代性理之学的认知态度对山水化构图的影响 | 第27-29页 |
(二) 性理之学的创新追求对构图的启发 | 第29页 |
(三) 宋代绘画中的禅宗思想及对画面构图处理的启迪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书籍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承诺书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