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公路运输液态化学品风险识别 | 第14-35页 |
| ·公路运输液态化学品风险源辨识 | 第14-15页 |
| ·第Ⅰ类风险源辨识及分析 | 第15-24页 |
| ·液态化学品危险特性 | 第15-16页 |
| ·液态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析 | 第16-20页 |
| ·液态化学品爆炸危险性分析 | 第20-21页 |
| ·液态化学品毒性危险性分析 | 第21-24页 |
| ·第Ⅱ类风险源辨识及分析 | 第24-35页 |
| ·调查的内容 | 第25页 |
| ·调查方法 | 第25-26页 |
| ·公路运输液态化学品过程故障树分析(FTA) | 第26-30页 |
| ·公路运输液态化学品危险源监控 | 第30-35页 |
| 第三章 公路运输液态化学品危险度评价研究 | 第35-57页 |
| ·公路运输液态化学品危险度三维评价方法 | 第35-40页 |
| ·三维评价法 | 第35-36页 |
| ·危险度三维评价模型 | 第36-40页 |
| ·危险度三维评价模型中事故发生可能性计算 | 第40-48页 |
| ·运输事故率的确定 | 第41页 |
| ·路线分段 | 第41-44页 |
| ·权重的确定 | 第44页 |
| ·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危险度分值的确定 | 第44-48页 |
| ·危险度三维评价模型中事故严重性计算 | 第48-51页 |
| ·事故后果计算模型 | 第48-50页 |
| ·事故后果导致伤亡人数的确定 | 第50-51页 |
| ·危险度三维评价模型中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 | 第51-57页 |
| ·动态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的确定 | 第52-53页 |
| ·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法 | 第53-57页 |
| 第四章 区域性公路运输液态化学品危险度评价实际应用 | 第57-74页 |
| ·事故发生可能性(C)计算 | 第58-65页 |
| ·事故严重度(S)计算 | 第65-67页 |
| ·企业安全管理(P)综合评价 | 第67-70页 |
| ·评价结果 | 第70-7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1 | 第80-82页 |
| 附2 | 第82-85页 |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