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 第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发展 | 第9-11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原则 | 第11页 |
四 本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含义和决定因素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我国外汇储备产生机制分析 | 第13-18页 |
一 外汇储备产生机制的内容 | 第13-14页 |
二 外汇储备产生机制的分析 | 第14-17页 |
三 外汇储备产生机制与外汇储备适度性衡量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的内涵 | 第18-26页 |
一 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内涵 | 第18-20页 |
二 适度规模外汇储备的内涵分析 | 第20-21页 |
三 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21-26页 |
第三章 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的测度方法 | 第26-37页 |
第一节 定性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 | 第27-37页 |
一 比例分析法 | 第27-30页 |
二 边际成本收益法 | 第30-34页 |
三 回归分析法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37-50页 |
第一节 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衡量方法的选取 | 第37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定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运用比例法及其拓展的实证分析 | 第39-46页 |
一 比例法衡量指标 | 第39-41页 |
二 外债衡量指标 | 第41-43页 |
三 修正后的指标衡量 | 第43-46页 |
第四节 运用边际成本-收益法的实证分析 | 第46-50页 |
一 阿格沃尔模型的修正 | 第46-47页 |
二 运用正后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