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政策工具的运用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7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选题的背景第9页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相关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3-14页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14-16页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经济结构调整中政策工具运用的理论基础第17-25页
   ·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理第17-19页
     ·经济结构的内涵第17-18页
     ·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第18-19页
   ·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经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第19-20页
     ·"双缺口模型"的拓展第20-22页
   ·经济结构调整中政策工具的运用理论第22-25页
     ·政策工具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第22-24页
     ·经济结构调整中政策工具的选择第24-25页
第3章 日美经济结构调整中政策工具的运用及其经验借鉴第25-34页
   ·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政策工具的运用第25-28页
     ·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阶段第25页
     ·日本70-80年代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第25-27页
     ·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及其政策工具的运用第27-28页
   ·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政策工具的运用第28-32页
     ·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四个阶段第28-29页
     ·美国80-90年代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第29-30页
     ·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及其政策工具的运用第30-32页
   ·日美经验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借鉴意义第32-34页
     ·多种政策工具相互搭配,加强宏观调控能力第32页
     ·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32-33页
     ·淘汰过剩产能,扶持新兴产业第33-34页
第4章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及实证分析第34-51页
   ·中国各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回顾第34-36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第34页
     ·第二阶段:70年代—80年代第34页
     ·第三阶段:80年代—90年代第34-35页
     ·第四阶段:90年代—20世纪初第35页
     ·第五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后第35-36页
   ·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的数据分析第36-41页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第36-37页
     ·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特点第37-38页
     ·投资结构的变化与特点第38-39页
     ·城乡区域结构变化与特点第39-41页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因子分析法第41-49页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第41-42页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变量的选择第42-44页
     ·数据描述以及说明第44-45页
     ·模型分析第45-49页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第49-51页
     ·重化工产业"产能过剩"第49页
     ·国内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第49-50页
     ·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第50页
     ·城乡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第50-51页
第5章 运用政策工具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对策和建议第51-59页
   ·政策工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运用第51-52页
     ·差别利率支持产业调整第51-52页
     ·税收优惠加快产业升级第52页
   ·政策工具在消费结构调整中的运用第52-54页
     ·内外需并重促进消费需求第52-53页
     ·扩大功能性支出提高社会消费倾向第53-54页
   ·政策工具在投资结构调整中的运用第54-56页
     ·财政支出逐步退出生产领域第54-55页
     ·信贷杠杆调控房地产投资第55-56页
   ·政策工具在城乡区域结构调整中的运用第56-59页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第56-57页
     ·加强支持"三农"力度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及路径转换
下一篇: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