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

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导言第14-24页
第一章 跨国公司与政府的关系第24-35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第24-30页
  一、跨国公司的特征第24-26页
  二、跨国公司的行为模式第26-27页
  三、跨国公司全球活动的发展阶段第27-28页
  四、跨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第28-30页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与政府关系分析第30-35页
  一、跨国公司与政府关系的发展阶段第30-31页
  二、跨国公司与母国政府的关系第31页
  三、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第31-35页
第二章 跨国公司政府监管机制第35-52页
 第一节 政府监管机制概述第35-42页
  一、跨国公司政府监管机制的含义第35-36页
  二、跨国公司政府监管的类型第36-37页
  三、跨国公司政府监管机制的历史沿革第37-39页
  四、跨国公司政府监管机制的评价第39-42页
 第二节 跨国公司政府监管的动因分析第42-48页
  一、跨国公司政府监管的政治学依据第42-43页
  二、跨国公司政府监管的经济学依据第43-44页
  三、跨国公司政府监管的国内法依据第44-46页
  四、跨国公司政府监管的国际法依据第46-48页
 第三节 东道国政府监管若干问题分析第48-52页
  一、进入环节的准入限制第48-50页
  二、经营环节的市场监管第50-51页
  三、退出环节的清算管理第51-52页
第三章 跨国公司双边监管机制第52-61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双边监管机制概述第52-56页
  一、跨国公司双边监管机制的含义第52页
  二、跨国公司双边监管机制的类型第52-53页
  三、跨国公司双边监管机制的历史沿革第53-54页
  四、跨国公司双边监管机制的评价第54-56页
 第二节 投资准入条款分析第56-57页
  一、欧式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的投资准入条款第56页
  二、美式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投资准入条款第56-57页
  三、投资准入条款中的南北方分歧第57页
 第三节 业绩要求条款分析第57-61页
  一、业绩要求的含义及分类第57-58页
  二、业绩要求的历史沿革第58-59页
  三、业绩要求条款中的南北分歧第59-61页
第四章 跨国公司区域监管机制第61-72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区域监管机制概述第61-64页
  一、跨国公司区域监管机制的含义第61页
  二、跨国公司区域监管机制的类型第61-62页
  三、跨国公司区域监管机制的历史沿革第62-63页
  四、跨国公司区域监管机制的评价第63-64页
 第二节 欧洲的监管机制第64-67页
  一、欧共体(欧盟)的监管机制第64-66页
  二、欧洲能源宪章条约第66-67页
 第三节 美洲的监管机制第67-70页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67-68页
  二、安第斯共同市场对待外国投资的共同规则第68-70页
 第四节 亚洲的监管机制第70-72页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约束性投资规则第70页
  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监管机制第70-72页
第五章 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机制第72-114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机制概述第72-76页
  一、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机制的含义第72页
  二、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机制的类型第72-73页
  三、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机制的历史沿革第73-74页
  四、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机制的评价第74-76页
 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多边监管之动因分析第76-82页
  一、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明智选择第76-78页
  二、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是克服现有监管机制不足的必然选择第78-81页
  三、跨国公司多边监管是克服跨国公司治理机制超国家性的客观要求第81-82页
 第三节 联合国第82-87页
  一、联大的有关决议第82-83页
  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努力第83-87页
 第四节 世界银行集团第87-91页
  一、《华盛顿公约》和《汉城公约》第87-89页
  二、《外国直接投资待遇指南》第89-91页
 第五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第91-98页
  一、《资本移动自由化法典》第91-92页
  二、《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宣言》第92-93页
  三、OECD 公司治理原则第93页
  四、《关于反对在国际商业交易中贿赂外国政府官员的公约》第93页
  五、《多边投资协定》第93-98页
 第六节 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下的投资安排第98-104页
  一、国际贸易组织阶段第98页
  二、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阶段第98-99页
  三、世界贸易组织阶段第99-104页
 第七节 对统一的多边投资协定的质疑第104-114页
  一、国际监管的机构选择上的分歧第104-108页
  二、新加坡议题中启动投资问题的分歧第108-110页
  三、坎昆会议上的分歧第110-114页
第六章 走向全球管制治理的跨国公司监管动因分析第114-142页
 第一节 现行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的制度性缺陷第114-119页
  一、现行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的多层次性第114-115页
  二、现行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的可执行性第115-116页
  三、现行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的保障性第116-117页
  四、现有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的合法性第117-119页
 第二节 跨国公司全球管制治理机制的现实基础第119-124页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第119-120页
  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演变的内在反应第120-122页
  三、全球社会结构变化的衍生产物第122页
  四、国际商业社会构建的客观要求第122-123页
  五、网络等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第123-124页
  六、解决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第124页
 第三节 跨国公司全球管制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第124-131页
  一、全球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第125-126页
  二、法律多元化理论的影响第126-128页
  三、全球治理理论第128-131页
 第四节 走向全球管制治理的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第131-142页
  一、全球管制治理机制的界定第131-132页
  二、全球管制治理的结构第132-133页
  三、全球管制治理的主体第133-136页
  四、全球管制治理的规则第136-137页
  五、全球管制治理的方式第137-139页
  六、全球管制治理运行的关键环节第139-140页
  七、全球管制治理的法律秩序第140-142页
第七章 跨国公司全球管制治理机制的模型设计第142-156页
 第一节 政府监管改革第142-147页
  一、监管原则第143-144页
  二、监管方式第144页
  三、监管机构第144页
  四、监管技术第144-146页
  五、监管政策第146-147页
 第二节 国际组织职能的发挥第147-148页
  一、国际组织的协调功能第147-148页
  二、国际组织的信息提供功能第148页
  三、国际组织的控制功能第148页
 第三节 国内管制机构的跨国合作第148-149页
  一、国内管制机构跨国合作的基础第148-149页
  二、国内管制机构的跨国合作第149页
 第四节 跨国公司自治体系的完善第149-152页
  一、跨国公司治理机制的特殊性第149-150页
  二、跨国公司公司自治的合理性第150-151页
  三、跨国公司自治的实践和完善第151-152页
 第五节 非政府组织社团调节机制的构建第152-156页
  一、监督和实施国际义务方面的作用第152-153页
  二、润滑剂作用第153页
  三、造法功能第153-154页
  四、信息协调的作用第154-156页
第八章 中国的跨国公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第156-170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分析第156-159页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第156-157页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负面影响第157-159页
 第二节 中国现行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第159-161页
  一、中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演变第159-160页
  二、中国现行的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第160-161页
 第三节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跨国公司管制治理机制之动因第161-164页
  一、克服经济无政府主义的需要第161-162页
  二、克服跨国公司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第162页
  三、弥补现有跨国公司监管机制漏洞的客观要求第162-164页
 第四节 中国跨国公司管制治理机制的具体制度设计第164-170页
  一、政府职能的定位第164-166页
  二、管制机构的设计第166页
  三、跨国公司管制治理法律体系的完善第166-167页
  四、非政府组织的辅助作用第167-168页
  五、国际协调机制的构建第168-169页
  六、本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第169-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7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76-177页
后记第177-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别一种视野:鲁迅与儿童文学
下一篇:维生素D衍生物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及对黑素细胞生物学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