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3-4页 |
致谢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导言 | 第9-21页 |
第一章 60年代中期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背景考察 | 第21-34页 |
第一节 从“等待尘埃落定”到“微开门”: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的脉络 | 第21-25页 |
第二节 “旧神话”与“新现实”:美国制定对华政策面临的困境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富布赖特听证会”:美国重新评估对华政策的“催化剂” | 第28-34页 |
第二章 约翰逊行政当局调整对华政策的酝酿 | 第34-52页 |
第一节 “决策外环”的反思:汉弗莱、曼斯菲尔德、尼克松 | 第34-39页 |
第二节 “决策中层”的建构:小汤姆森、詹金斯、赖肖尔 | 第39-44页 |
第三节 “决策内核”的权衡:罗斯托、腊斯克、约翰逊 | 第44-52页 |
第三章 约翰逊行政当局调整对华政策的尝试 | 第52-67页 |
第一节 局部放松对华政策限制:旅行及贸易问题 | 第52-58页 |
第二节 重新审视中国国际地位:“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 第58-62页 |
第三节 逐步提升外交接触层次:中美大使级会谈 | 第62-67页 |
第四章 约翰逊行政当局对华政策调整的综合评析 | 第67-78页 |
第一节 对华政策调整的效果与影响:未打破中美僵局、却铺平解冻之路 | 第67-70页 |
第二节 对华政策调整的矛盾性分析:对华决策的制度性矛盾、对华政策的结构性矛盾 | 第70-75页 |
第三节 “遏制而不孤立”政策的现实启示:从“遏制加接触”、“遏制与交往”到“合作加遏制”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