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概念探析、理论基础及意义 | 第12-25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基本概念 | 第12-16页 |
·信息的本质 | 第12-13页 |
·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辨析 | 第13-14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客体、对象 | 第14-15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 | 第15-16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与法制化 | 第16页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人民主权原则 | 第16-18页 |
·知情权原则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沟通行为理论 | 第20页 |
·群众路线 | 第20-21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21-25页 |
·有利于公民直接参政,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需要 | 第21页 |
·有利于实施有效监督,防止腐败 | 第21-22页 |
·是科学决策,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手段 | 第22页 |
·是WTO 对政府透明度的基本要求 | 第22-23页 |
·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23-25页 |
第二章国外典型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及其启示 | 第25-30页 |
·国外典型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 | 第25-27页 |
·最早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瑞典 | 第25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比较完善的美国 | 第25-26页 |
·加拿大信息公开立法对公开内容的规定 | 第26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发展较快的韩国和日本 | 第26-27页 |
·国外典型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的共同特点 | 第27-28页 |
·开放性--实施机关以行政机关为主,范围不断扩大 | 第27页 |
·民主性--保障公众知情权,实现行政民主 | 第27页 |
·社团化--通过有效团体活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立法 | 第27-28页 |
·国际性--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呈现出关联性 | 第28页 |
·国外典型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立足国情与合理借鉴相结合 | 第28页 |
·政府主导与民间推动相结合 | 第28-29页 |
·整体规划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探讨 | 第30-31页 |
·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 | 第31-32页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已有法规偏重保密,公开程度较低 | 第32-33页 |
·缺乏程序方面保障和救济、公开内容随意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内涵缺失 | 第33页 |
·“政府上网”工程使已有的法规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的构建思考 | 第35-51页 |
·关于立法的时机 | 第35-36页 |
·法制建设——政府信息公开的根本 | 第36-44页 |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 第36-39页 |
·制定《行政程序法》 | 第39-41页 |
·完善权力机关公开制度 | 第41-42页 |
·修改《保密法》 | 第42-43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救济 | 第43-44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问题 | 第44页 |
·完善监督——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的保障 | 第44-46页 |
·电子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平台 | 第46-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