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相关工作进展 | 第11-13页 |
·旅游环境管理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旅游环境管理相关实践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路线图 | 第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有关重要概念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主要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生态旅游理论 | 第17-19页 |
·生态旅游的内涵 | 第17-18页 |
·生态旅游理念对旅游区环境管理提出的要求 | 第18-19页 |
·ISO14001标准 | 第19-22页 |
·ISO14000族标准概述 | 第19页 |
·ISO14001标准的理解 | 第19-21页 |
·ISO14001标准给旅游区环境管理带来的新思维 | 第21-22页 |
·国际生态旅游标准 | 第22-25页 |
·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的概述 | 第22-23页 |
·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解 | 第23页 |
·ISO14001与ISE的比较 | 第23-25页 |
·世界环境管理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世界环境管理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对旅游区环境管理的启示 | 第26页 |
·旅游区环境保护理论 | 第26-29页 |
·旅游区环境问题概述 | 第26-28页 |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旅游区EMS框架的构建 | 第30-57页 |
·旅游区建立与实施EMS的意义及要求 | 第30-33页 |
·旅游区建立与实施EMS的动力来源 | 第30-31页 |
·旅游区建立与实施EMS的意义 | 第31页 |
·旅游区建立与实施EMS的要求 | 第31-32页 |
·旅游区各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要求 | 第32-33页 |
·旅游区EMS框架 | 第33-37页 |
·旅游区建立与实施EMS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旅游区EMS框架 | 第34-37页 |
·旅游区建立与实施EMS的重点及难点 | 第37-56页 |
·环境管理体制 | 第37-39页 |
·环境文化建设 | 第39-41页 |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 第41-46页 |
·环境管理工具 | 第46-48页 |
·环境绩效评估 | 第48-53页 |
·环境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整合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应用研究——以琴溪香谷旅游区为例 | 第57-72页 |
·基本情况 | 第57-59页 |
·景区概况 | 第57-58页 |
·实施EMS的契机 | 第58页 |
·EMS建立的工作流程 | 第58-59页 |
·初始环境评审 | 第59-66页 |
·评审步骤 | 第60页 |
·评审内容 | 第60-65页 |
·评审结果 | 第65-66页 |
·琴溪香谷旅游区EMS的建立 | 第66-71页 |
·EMS框架及文件 | 第66-67页 |
·EMS主要内容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主要创新 | 第73页 |
·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75-80页 |
附录Ⅰ:综合判别法 | 第80-84页 |
附录Ⅱ: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 | 第84-85页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