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主要缩略语 | 第7-8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8-30页 |
1 流行病学特征 | 第8-9页 |
2 病因病理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3 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4 临床特征及产生机制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5 治疗 | 第20-22页 |
6 预后 | 第22页 |
7 小结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30-52页 |
1 多立论、多争鸣的病机认识 | 第30-34页 |
2 特征突出,但成因机制繁多的临床特点 | 第34-37页 |
3 各具特色,丰富多采的辨证分型及诊疗模式 | 第37-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文献综述三 | 第52-60页 |
1 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第52-57页 |
2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实验研究进展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肖承悰教授论治慢性盆腔炎的学术思想初探 | 第60-71页 |
1 关于肾虚肝郁导致CPID 的中医理论基础 | 第60-62页 |
2 关于肾虚肝郁导致CPID 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62-64页 |
3 妇宝冲剂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64-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实验研究前言 | 第71页 |
实验研究之一模型的复制与筛选 | 第71-75页 |
1 目的 | 第7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3 结果 | 第73-74页 |
4 讨论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实验研究之二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75-80页 |
1 目的 | 第7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3 结果 | 第76-78页 |
4 讨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实验研究之三对CPID 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 第80-85页 |
1 目的 | 第8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1-82页 |
4 讨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
实验研究之四对CPID 大鼠细胞因子的的影响 | 第85-91页 |
1 目的 | 第85页 |
2 方法 | 第85-86页 |
3 结果 | 第86-87页 |
4 讨论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实验研究之五对CPID大鼠TX82、6-Keto-PGF1a影响 | 第91-97页 |
1 目的 | 第91页 |
2 方法 | 第91-92页 |
3 结果 | 第92-94页 |
4 讨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
实验研究之六对CPID 大鼠SOD 及MDA 的影响 | 第97-101页 |
1 目的 | 第97页 |
2 材料與方法 | 第97-98页 |
3 结果 | 第98-99页 |
4 讨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4页 |
1 慢性盆腔炎发病机制研究 | 第101-102页 |
2 妇宝冲剂对慢性盆腔炎干预机制的探讨 | 第102-103页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3-104页 |
附图1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个人简历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