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轮回选择后代与普通小麦品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6页
 1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第8-10页
   ·作物杂种优势的普遍性和表现的多样性第8-9页
   ·植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第9-10页
 2 亲本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第10-12页
   ·形态水平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第10页
   ·蛋白质水平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第10-11页
   ·亲缘系数与杂种优势第11页
   ·DNA分子标记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第11-12页
 3 亲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第12页
 4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第12-13页
 5 小麦轮回选择育种的研究第13-14页
   ·轮回选择育种第13页
   ·轮回选择育种与常规育种的区别第13页
   ·轮回选择育种的优点第13-14页
 6 分子标记的类型第14-16页
第二章 轮回选择后代与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第16-3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7-18页
   ·供试材料第17页
   ·试验方法第17-18页
 2 结果与讨论第18-32页
   ·轮回选择后代的性状表现第18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18-31页
   ·讨论第31-32页
第三章 配合力分析第32-4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2-33页
   ·供试材料第32页
   ·试验方法第32页
   ·配合力分析第32-3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3-41页
   ·方差分析第33页
   ·配合力分析第33-39页
   ·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第39页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第39-40页
   ·品种杂种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小麦轮回选择后代与普通小麦品种REMAP分子标记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第43-5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4-47页
   ·供试材料第44页
   ·引物设计第44页
   ·DNA提取第44-45页
   ·DNA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5-46页
   ·数据分析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1页
   ·轮回选择后代品系与普通小麦的REMAP标记多态性第47页
   ·遗传差异第47-51页
 3 讨论第51-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等离子体状态方程的Hartree-Fock-Slater自洽场计算
下一篇:粘弹性杆中波传播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