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9页 |
| 第一节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结构与功能 | 第7-12页 |
| 1.SOD的发现、种类与分布 | 第7-8页 |
| 2.SOD的理化性质 | 第8页 |
| 3.高等植物体内SOD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调节 | 第8-10页 |
| 5.线粒体内的Mn-SOD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活性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 第12-15页 |
| 1.AOS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 2.AOS在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作用 | 第12-14页 |
| 3.SOD与植物-病原物互作的关系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外源重组蛋白分离纯化及常用技术简介 | 第15-19页 |
| 1.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15-16页 |
| 2.蛋白质分离与纯化常用技术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Mn-SOD在转基因烟草中对病毒侵染的影响 | 第19-31页 |
| 1.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 3.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 ·转基因烟草纯合系的筛选及分子检测 | 第24-25页 |
| ·转基因烟草攻毒试验后侵染的不同阶段生理指标分析 | 第25-29页 |
| 4讨论 | 第29-31页 |
| ·转基因型与野生型植株差异性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29页 |
| ·Mn-SOD在病原物-植物互作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蛹虫草Mn-SOD原核表达、纯化及热稳定性分析 | 第31-43页 |
| 1.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1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 3.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 ·重组蛹虫草Mn-SOD工程菌摇瓶培养的最优条件摸索 | 第35-37页 |
| ·重组蛹虫草Mn-SOD的纯化 | 第37-39页 |
| ·蛹虫草Mn-SOD热稳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 4 讨论 | 第41-43页 |
| ·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1-42页 |
| ·外源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