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完善

内容摘要第1-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简述第9-19页
 一、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含义第9-11页
  (一) 刑事证据开示的概念第9-10页
  (二)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概念第10-11页
 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一) 控辩平衡第11-12页
  (二) 审判公正第12页
 三、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功能第12-16页
  (一)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司法公正和效率的重要保障第12-14页
  (二)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也有利于律师发挥辩护职能第14-16页
  (三)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提高起诉质量,从而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第16页
 四、各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简介第16-19页
  (一) 英国第17页
  (二) 美国第17-18页
  (三) 意大利第18页
  (四) 日本第18-19页
第二章 我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完善的必要性第19-27页
 一、我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第19-21页
  (一)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的证据开示制度第19-20页
  (二) 我国现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第20-21页
 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规定中存在的不足第21-25页
  (一) 证据开示的范围不明确第21-22页
  (二) 公诉方对于“主要证据”的裁量权过大第22-23页
  (三) 证据开示义务方不明确第23-24页
  (四) 刑事证据开示程序带有片面性、单向性第24页
  (五) 证据开示义务缺乏保障机制第24-25页
 三、完善我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第25-27页
  (一) 完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解决我国的侦查体制和审判体制之间的机制冲突的需要第25页
  (二) 完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由我国证据移送制度和律师有限阅卷权所决定的第25-26页
  (三) 完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由诉讼程序的公正性要求和辩护人在刑事诉讼法中的职责所决定的第26-27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27-36页
 一、完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指导思想第27页
 二、完善刑事据开示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27-36页
  (一) 公正与效率原则第27-28页
  (二) 依法开示原则第28页
  (三) 双向开示原则第28-32页
  (四) 不对等开示原则第32-33页
  (五) 全面开示原则第33-34页
  (六) 公共利益豁免原则第34-35页
  (七) 非经开示的证据排除原则第35-36页
第四章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具体构想第36-46页
 一、刑事证据开示的主体第36-37页
  (一) 主要的刑事证据开示主体—公诉方和辩护方第36-37页
  (二) 其他刑事证据开示主体第37页
 二、刑事证据开示的范围第37-41页
  (一) 刑事证据开示适用的案件范围第37-38页
  (二) 刑事证据开示的证据范围第38-41页
 三、刑事证据开示的地点第41-42页
 四、刑事证据开示的时间第42页
 五、刑事证据开示的程序第42-43页
 六、刑事证据开示后的证据效力第43页
 七、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保障机制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与上市公司独立性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农村养殖技术推广主体的推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