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2 现代物流发展概述 | 第12-16页 |
·现代物流的概念 | 第12页 |
·现代物流的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 第13-15页 |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前景 | 第15-16页 |
3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 | 第16-22页 |
·区域物流的定义 | 第16页 |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 第16-17页 |
·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我国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 第19-22页 |
4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 | 第22-35页 |
·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2-24页 |
·中央直辖——重庆腾飞的翅膀 | 第22-23页 |
·西部大开发——重庆加速发展的引擎 | 第23-24页 |
·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综述 | 第24-25页 |
·重庆较为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物流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 第25-29页 |
·公路 | 第26-27页 |
·水路 | 第27页 |
·铁路 | 第27-29页 |
·航空 | 第29页 |
·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 第29-35页 |
·初具规模的运输能力 | 第30-31页 |
·经验丰富的运输企业 | 第31页 |
·日趋重视现代物流的工商企业 | 第31-33页 |
·即将建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 第33页 |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 | 第33-34页 |
·初具规模的仓储业 | 第34-35页 |
5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和评价 | 第35-50页 |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分析 | 第35-37页 |
·区位优势 | 第35-36页 |
·经济优势 | 第36-37页 |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的劣势分析 | 第37-39页 |
·重庆市物流业发展中的部门、条块分割现象较为严重 | 第37-38页 |
·专业化程度低,物流设施陈旧,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38页 |
·缺乏现代物流观念 | 第38页 |
·缺乏整体规划 | 第38-39页 |
·物流专业人才奇缺 | 第39页 |
·重庆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分析 | 第39-44页 |
·物流能力 | 第39-42页 |
·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第42页 |
·不同时段物流能力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第42-44页 |
·不同时段物流能力对重庆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进一步分析 | 第44页 |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分析 | 第44-50页 |
·物流水平评价指标 | 第44-45页 |
·物流水平评价的方法 | 第45-50页 |
6 对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议和措施 | 第50-62页 |
·发展重庆现代物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 第50-51页 |
·发展重庆现代物流的指导方针 | 第50页 |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目标 | 第50页 |
·重庆物流发展的主要非量化标志 | 第50-51页 |
·重庆物流发展的主要量化指标 | 第51页 |
·把重庆市建成西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 | 第51-57页 |
·加大经济的开放度和物流发展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庆物流业的发展 | 第52页 |
·建立覆盖重庆城区的物流配送系统 | 第52-53页 |
·夯实以水路和铁路为支撑的物流系统 | 第53页 |
·加强地区之间的协作,共同发展西部物流业 | 第53页 |
·引入竞争,加快传统储运企业的改革、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工作,积极发展第三方物业 | 第53-54页 |
·重庆现代物流体系的规划目标 | 第54-57页 |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先进技术建立高效的重庆市现代物流体系 | 第57-59页 |
·整合物流基础设施 | 第57-58页 |
·建立物流电子信息平台 | 第58页 |
·推广先进物流技术和国际标准 | 第58-59页 |
·以支柱产业为重点,培育物流市场 | 第59页 |
·利用重庆地理特征,促进直达联运的发展 | 第59页 |
·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的体制法规 | 第59-62页 |
·明确政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职能 | 第59-60页 |
·编制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 第60页 |
·制定规范重庆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 第60-61页 |
·树立示范物流企业 | 第61页 |
·培养现代物流人才,重点支持物流学术研究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图表索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