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2页 |
| ·引言 | 第12-15页 |
| ·变压器有载调压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 2 现有变压器有载调压技术 | 第22-35页 |
| ·机械型有载调压技术 | 第22-25页 |
| ·电力电子辅助机械型有载分接开关技术 | 第25-28页 |
| ·无触点有载调压技术 | 第28-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3 连通拓扑组合状态调压模型的概念与调压原理 | 第35-85页 |
| ·基本概念 | 第35-36页 |
| ·变压器连通拓扑组合状态调压原理 | 第36-40页 |
| ·调压绕组和调压状态的编码 | 第40-41页 |
| ·调压绕组连通拓扑组合状态 | 第41-45页 |
| ·连通拓扑组合状态调压的数学模型 | 第45-62页 |
| ·连通拓扑组合状态调压模型的开关结构 | 第62-67页 |
| ·连通拓扑组合状态调压模型的电力电子开关控制逻辑 | 第67-73页 |
| ·调压过渡过程分析 | 第73-82页 |
| ·小结 | 第82-85页 |
| 4 变压器无触点连通拓扑组合状态有载调压系统 | 第85-112页 |
| ·有载调压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85-89页 |
| ·有载调压控制系统 | 第89-96页 |
| ·晶闸管开关及其主要特性 | 第96-99页 |
| ·晶闸管的保护 | 第99-102页 |
| ·晶闸管开关的散热设计 | 第102-108页 |
| ·有载调压谐波分析 | 第108-110页 |
| ·小结 | 第110-112页 |
| 5 连通拓扑组合状态调压原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112-159页 |
| ·动态平滑有载调压控制 | 第112-115页 |
| ·计及调节增量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 第115-119页 |
|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同步有载调压控制 | 第119-125页 |
| ·变压器综合损耗最小的变压器分接头优化调节 | 第125-137页 |
| ·基于网损最小的改良策略遗传算法变压器优化调压方法 | 第137-157页 |
| ·小结 | 第157-159页 |
| 6 模拟实验与数字仿真 | 第159-176页 |
| ·模拟实验 | 第159-162页 |
| ·数字仿真 | 第162-174页 |
| ·小结 | 第174-176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76-178页 |
| ·结论 | 第176-177页 |
| ·展望 | 第177-178页 |
| 致谢 | 第178-1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9-190页 |
| 附录1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部分相关论文 | 第190-192页 |
| 附录2 作者在读博期间主持和主要完成的相关科研项目和申请的专利 | 第192-193页 |
| 附录3 图表清单 | 第193-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