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页 |
| ·国内外抽水蓄能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4-16页 |
| ·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状 | 第14-15页 |
| ·抽水蓄能技术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过渡过程特性研究概况及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 ·研究目的及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可逆式机组过渡过程研究概况及分析 | 第18-20页 |
| ·可逆机组全特性曲线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 ·过渡过程反问题研究 | 第21-3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 ·过渡过程反问题类型 | 第22-25页 |
| ·过渡过程反问题求解方法 | 第25-26页 |
| ·水力机组导叶运行规律的优化 | 第26-31页 |
| ·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调节控制方法 | 第31-32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二章 水力-机组过渡过程调节控制数学模型 | 第35-62页 |
| ·无调压室水力-机组系统阀调节数学模型 | 第36-43页 |
| ·数学模型及其求解 | 第36-40页 |
| ·算例及分析 | 第40-43页 |
| ·一洞两机水力-机组系统阀调节方法 | 第43-46页 |
| ·整体不可控水力-机组系统过渡过程调节控制数学模型 | 第46-54页 |
| ·上游带调压室的单机组水力-机组系统 | 第46-53页 |
| ·上、下游均带调压室的单机组水力-机组系统 | 第53-54页 |
| ·上、下游均带调压室的复杂水力-机组系统 | 第54-58页 |
| ·调压室位于水库与分叉点之间水力-机组系统 | 第54-57页 |
| ·上游调压室位于分叉点处水力-机组系统 | 第57-58页 |
| ·时间步长调整及过渡过程反问题工况 | 第58-60页 |
| ·时间步长处理及瞬变区间变化 | 第58-59页 |
| ·机组转速变化规律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三章 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处理方法 | 第62-70页 |
| ·Suter转换曲线及其改进方法 | 第62-65页 |
| ·全特性曲线三维曲面处理方法 | 第65-68页 |
| ·WH(x,y)和WH(x,y)的矩形域曲面拟合数学模型 | 第65-68页 |
| ·全特性曲线拟合计算 | 第68页 |
| ·全特性曲线曲面分层拟合法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调节控制应用实例 | 第70-96页 |
| ·调节控制类型和计算工况 | 第70-75页 |
| ·可逆机组限时调节控制 | 第70-72页 |
| ·可逆机组限压调节控制 | 第72-73页 |
| ·水泵水轮机过渡过程调节控制计算工况 | 第73-75页 |
| ·抽水蓄能电站水力系统简化 | 第75页 |
| ·发电工况调节控制计算实例 | 第75-83页 |
| ·基本资料及参数计算 | 第75-80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0-83页 |
| ·水泵工况调节控制计算实例 | 第83-95页 |
| ·计算条件假定 | 第83-84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4-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9页 |
| ·总结 | 第96-97页 |
| ·展望 | 第97-99页 |
| 附录 | 第99-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12-11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