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区地表温度反演研究
| 1 绪论 | 第1-25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地表温度反演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6-21页 |
|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 ·地质地貌 | 第17-18页 |
| ·气候 | 第18页 |
| ·土壤分布 | 第18-19页 |
| ·河流分布 | 第19-20页 |
| ·植被分布 | 第20-21页 |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21-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论文结构 | 第22-25页 |
| 2 地表温度反演的物理基础 | 第25-33页 |
| ·光谱辐射亮度 | 第25-26页 |
|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及其线性化 | 第26-28页 |
| ·地表发射率 | 第28-29页 |
| ·大气顶部的热红外辐射 | 第29-33页 |
| ·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 | 第29-30页 |
| ·下行大气辐射 | 第30-31页 |
| ·上行大气辐射 | 第31-33页 |
| 3 热红外遥感数据特征及反演算法 | 第33-43页 |
| ·Landsat TM(ETM+) | 第33-35页 |
| ·NOAA AVHRR | 第35-37页 |
| ·EOS MODIS | 第37-39页 |
| ·反演算法 | 第39-43页 |
| ·单通道反演算法 | 第39-41页 |
| ·多通道反演算法 | 第41-43页 |
| 4 长白山地区的地表温度反演 | 第43-65页 |
| ·数据描述 | 第43-45页 |
| ·遥感数据 | 第43页 |
| ·气象数据 | 第43-44页 |
| ·辅助资料 | 第44-45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45-49页 |
| ·辅助数据 | 第45页 |
| ·遥感数据 | 第45-47页 |
| ·气象数据 | 第47-49页 |
| ·关键参数的计算 | 第49-57页 |
| ·等效平均大气温度 | 第49-52页 |
| ·大气透射率的计算 | 第52-53页 |
| ·地表发射率的确定 | 第53-57页 |
| ·参数图件的后处理 | 第57页 |
| ·反演误差分析 | 第57-62页 |
| ·反演结果 | 第57-58页 |
| ·误差分析 | 第58-62页 |
| ·反演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 ·城市热岛 | 第62-63页 |
| ·低地表温度区域 | 第63-64页 |
| ·最高地表温度点 | 第64-6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6-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Ⅰ英文首字母缩写词 | 第73-74页 |
| 附录Ⅱ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摘要 | 第75-77页 |
| Abstract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