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配电系统的特点 | 第8页 |
| ·配电系统规划 | 第8-9页 |
| ·电力负荷预测综述 | 第9-10页 |
| ·配电网规划综述 | 第10-13页 |
| ·线性规划算法 | 第10-12页 |
| ·近似优化法 | 第12页 |
| ·GA 和SA 算法 | 第12-13页 |
| ·不确定性规划方法 | 第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第2章 扬州配网问题 | 第14-20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4-15页 |
| ·供电公司企业概况 | 第15页 |
| ·扬州市配电网络概况 | 第15-20页 |
| ·高压电网现状 | 第15-16页 |
| ·高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 ·中压(10kV)配电网现状 | 第16-17页 |
| ·城区中压配电网在当前负荷条件下主要问题 | 第17-20页 |
| 第3章 电力负荷预测 | 第20-30页 |
| ·基于GIS 平台的配电规划系统 | 第20-21页 |
| ·用电量预测 | 第21-24页 |
| ·回归分析法用电量预测 | 第22-23页 |
| ·年均增长法用电量预测 | 第23-24页 |
| ·用电量综合预测结果 | 第24页 |
| ·分区负荷预测 | 第24-29页 |
| ·各分区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 ·系统动力学方法简介 | 第27页 |
| ·模型结构流图的设计 | 第27-28页 |
| ·分配因子的确定 | 第28-29页 |
| ·各分区负荷预测结果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配电系统优化规划的模型和算法 | 第30-44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传统遗传算法处理配电网规划问题的不足 | 第31-32页 |
| ·自动产生可行方案的编码策略 | 第32-35页 |
| ·图论最大支撑树、基本回路和节点度的概念 | 第32页 |
| ·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 | 第32页 |
| ·形成简化图 | 第32-33页 |
| ·编码策略 | 第33-34页 |
| ·保证方案可行的算法 | 第34-35页 |
| ·交叉和变异算子的设计和局部搜索能力的提高 | 第35-36页 |
| ·适应值函数的设计和选择策略的确定 | 第36-37页 |
| ·算例和优化结果 | 第37-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配电自动化规划 | 第44-51页 |
| ·馈线自动化的效益分析和实现时机 | 第44-45页 |
| ·馈线自动化的控制方式 | 第45-46页 |
| ·配电子站的设置 | 第46-47页 |
| ·故障定位、隔离和负荷恢复控制策略 | 第47-48页 |
| ·自动化终端设备功能要求 | 第48-49页 |
| ·对一次设备的要求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