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3页 |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8-9页 |
1.2 循环经济规划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二章 连云港市概况 | 第13-26页 |
2.1 自然生态系统 | 第13-20页 |
2.2 城市功能系统 | 第20-21页 |
2.3 产业系统 | 第21-23页 |
2.4 连云港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第三章 连云港市循环经济规划的整体框架 | 第26-33页 |
3.1 编制依据 | 第26-27页 |
3.2 规划范围 | 第27页 |
3.3 规划年限 | 第27页 |
3.4 规划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3.5 规划理念及原则 | 第28-30页 |
3.6 规划目标 | 第30页 |
3.7 整体规划框架 | 第30-31页 |
3.8 规划重点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连云港市循环型农业规划 | 第33-49页 |
4.1 规划背景 | 第33-34页 |
4.2 连云港市农业发展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 | 第34-37页 |
4.3 连云港市循环农业建设现状与优势条件 | 第37-39页 |
4.4 连云港市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 | 第39-40页 |
4.5 连云港市循环型农业规划目标 | 第40-41页 |
4.6 连云港市循环型农业战略重点和区域布局 | 第41-46页 |
4.7 循环型农业重点项目规划 | 第46-49页 |
第五章 工业循环经济体系规划 | 第49-80页 |
5.1 连云港市工业经济建设的现状 | 第49-56页 |
5.2 连云港市循环型工业建设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及意义 | 第56-62页 |
5.3 规划目标 | 第62-64页 |
5.4 连云港市循环型工业建设的长期战略 | 第64页 |
5.5 连云港市循环型工业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 | 第64-73页 |
5.6 典型示范项目 | 第73-77页 |
5.7 重点发展项目 | 第77-80页 |
第六章 连云港市循环型三产建设规划 | 第80-105页 |
6.1 连云港市三产发展现状 | 第80-82页 |
6.2 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82-84页 |
6.3 循环型三产的内涵、发展优势及潜力分析 | 第84-88页 |
6.4 循环型三产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88页 |
6.5 循环型三产建设的目标体系 | 第88-91页 |
6.6 循环三产规划的战略重点与示范工程 | 第91-105页 |
第七章 循环型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之间的接口建设规划 | 第105-114页 |
7.1 基本思路 | 第105页 |
7.2 循环型工业与循环型农业的接口建设规划 | 第105-109页 |
7.3 循环型工业与循环型三产、循环型社会的接口建设规划 | 第109-111页 |
7.4 循环型农业与循环型三产接口建设规划 | 第111-114页 |
第八章 支撑保障体系 | 第114-119页 |
8.1 完善政策体系 | 第114-115页 |
8.2 组织机构保障 | 第115页 |
8.3 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 | 第115-116页 |
8.4 经济政策 | 第116页 |
8.5 技术政策 | 第116-117页 |
8.6 信息支持 | 第117页 |
8.7 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 | 第117页 |
8.8 加强对外联络力度,寻求国内外合作 | 第117页 |
8.9 投融资机制 | 第117-118页 |
8.10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