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鄄城县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环境效应及其建设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9-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篇 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 | 第15-33页 |
1、国內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农田防护林小气候研究 | 第15页 |
·林带结构参数研究 | 第15-16页 |
·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农田防护林的胁地影响 | 第16-19页 |
2、试验区概况及试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区自然经济状况 | 第19-20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小麦产量调查 | 第20页 |
·根系调查 | 第20页 |
·资料数据收集 | 第20-21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1-31页 |
·鄄城县防扩林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 | 第21页 |
·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防护林体系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2-26页 |
·防护林对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 | 第22-24页 |
·防护林对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 第24-26页 |
·林木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26-31页 |
·林带树木根系分布特征 | 第26-29页 |
·林带树木对小麦产量的胁地影响 | 第29-31页 |
4、结论与建议 | 第31-33页 |
第二篇 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 | 第33-61页 |
1、农田防护林建设目标 | 第33页 |
2、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33-34页 |
·自然条件 | 第33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3页 |
·林业建设现状 | 第33-34页 |
3、规划设计的原则 | 第34页 |
4、防护林造林立地类型划分及树种配置 | 第34-35页 |
·立地类型划分 | 第34页 |
·树种配置选择 | 第34-35页 |
5、防护林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参数 | 第35页 |
·林带走向 | 第35页 |
·林带宽度 | 第35页 |
·林带间距 | 第35页 |
6、农田综合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具体规划设计 | 第35-57页 |
·基干林带的规划设计 | 第36-39页 |
·临卜沙河基本林带的规划设计 | 第36-37页 |
·徐河基干林带的规划设计 | 第37-38页 |
·京九铁路基干林带的规划设计 | 第38-39页 |
·高标准农田林网的规划设计 | 第39-53页 |
·支级沟渠林带设计 | 第39-43页 |
·斗级沟渠路林带设计 | 第43-49页 |
·农级沟渠路林带设计 | 第49-53页 |
·林粮间作的规划设计 | 第53-55页 |
·速生丰产林规划设计 | 第55-56页 |
·各特优经济林规划设计 | 第56-57页 |
·围村林改造规划设计 | 第57页 |
7、生态经济效益估算 | 第57-59页 |
·间接经济效益估算 | 第57-58页 |
·直接经济效益估算 | 第58-59页 |
·生态效益 | 第59页 |
·社会效益 | 第59页 |
8、分年度实施计划 | 第59-60页 |
9、苗木数量概算 | 第60-61页 |
·苗木数量概算 | 第60页 |
·经费概算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