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接触问题的多孔含裂连接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6页 |
| ·多裂纹损伤结构的研究 | 第6-7页 |
| ·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7页 |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8页 |
| ·各章节简介 | 第8-10页 |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10-16页 |
| ·ANSYS简介 | 第10页 |
| ·有限元部分简介 | 第10-16页 |
| ·裂尖奇异元 | 第10-11页 |
|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 | 第11-13页 |
| ·载荷处理 | 第13-14页 |
| ·接触处理 | 第14-15页 |
| ·收敛性判断准则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程序结构 | 第16-26页 |
| ·主程序mchcc.for思想与功能 | 第16页 |
| ·主程序mchcc.for框图 | 第16-18页 |
| ·辅程序框图 | 第18-20页 |
| ·主程序验证 | 第20-22页 |
| ·对称结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对称性验证 | 第22-26页 |
| 第四章 多孔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26-53页 |
| ·概念定义 | 第26页 |
| ·双孔双裂纹串联连接形式 | 第26-39页 |
| ·双孔四条裂纹串联连接形式 | 第39-41页 |
| ·四孔六裂纹串联连接形式 | 第41-43页 |
| ·双孔双裂纹并联连接形式 | 第43-49页 |
| ·双孔四裂纹并联连接形式 | 第49-5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